|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00后外卖小哥的城市奔忙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00后外卖小哥的城市奔忙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6 7:54: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一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休闲娱乐及与家人的团聚时光时,有这样一群人,依然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身着统一的工装,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穿梭于楼宇之间,为人们送去热腾腾的美食和生活所需,他们就是外卖小哥。在这其中,22岁的王硕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王硕从事外卖行业大约一年时间,如今的他是一名全职外卖员,每天工作12小时,是团队里的“拼命三郎”,一天能送出60—70单,这样的业绩在同行中名列前茅。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外卖小哥,曾是一名消防员。谈及转行的原因,王硕笑着说:“我喜欢骑摩托车,现在这份工作能让我尽情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为了这份热爱,他还自己购置了摩托车,从此开启了城市道路上的“送餐之旅”。

在外卖行业,工作强度大、节奏快是常态,王硕一个月只有4天休息时间,但他从未抱怨。他说:“不能让别人饿着。”正是这份朴素的想法,支撑着他在这个岗位上坚守。因为性格好,他与顾客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在他的工作记录里,保持着0投诉0差评的优异成绩。刚入行时,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即使没有订单,他也会在周边转一转,熟悉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这份用心让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作为团队里的负责人,王硕不仅要带领团队成员,自己也坚持跑单。每天中午11时之后,便是外卖订单的高峰期,此时的城市街道,车水马龙,堵车和卡餐成了他工作中最大的困扰。在竞争激烈的外卖行业,压力无处不在,但他却从未退缩。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平台对于差评和投诉有着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这也让他能更安心地工作。有时,他还需要上夜班,一直工作到夜里2时,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在王硕看来,打拼就是奋斗的过程,年轻就应该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五一期间,订单量大幅增加,这对王硕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平日里的压力本就不小,节假日更是让他倍感疲惫,若是再遇上恶劣天气,订单量会上涨两倍多,而配送时间依旧紧张。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为顾客送去所需。

在工作中,也不乏温暖的瞬间。有一次,晚上12时左右,王硕在金地一家快餐店取餐,准备送往酒店。当时他手里的订单很多,为了按时送达,他骑行得很快。没想到,顾客在手机端看到他匆忙的身影,发消息叮嘱他:“慢一点,不着急。”这份关心,让王硕心里暖暖的。送达之后,顾客不仅对他表示了感谢,还给予了打赏。这小小的举动,为他在疲惫工作中注入了一股暖流,也让他更加坚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像王硕这样的外卖小哥,五一假期还有许多。他们放弃休息的机会,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为让更多人能在节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他们的身影,是城市里最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坚守,是对责任与担当最生动的诠释。让我们在享受外卖便利的同时,也多给这些辛勤的外卖小哥一些理解与尊重,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奔波,都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记者 查嘉琪 付莉荣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