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静)五一假期,寿县香草园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香草的芬芳,还流淌着穿越千年的浪漫诗意!
以“《楚辞》里的香草”为主题的文旅活动火热登场,第三届鸿康寿州香草文化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香草从收割到缝制成古法香囊的全过程,在幽幽药香中触摸楚国文化脉络。
刚踏入报恩寺停车场,就闻到香草的芬芳。香草小镇的作坊区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从观看香草收割开始,依次了解水烫、窖焖、晾晒等工序,晒干后的香草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游客们挑选了绣着各式花纹的绸布,跟着学习“三折一缠”的缝制技巧。看着香囊在自己手中成型,游客们感慨道:《楚辞》里的香草如今被捧在了手心上!阜阳游客张女士展示着绣有“平安”字样的香囊说,这比买纪念品有意义多了。
寿州香草又称“离香草”。传说楚国人迁都时,为解思乡之情,特意从家乡带上香草的种子种植在寿县,以解思乡之苦。这个假期,寿县香草小镇用一袋袋清香四溢的香囊,成功“圈粉”各年龄层游客,也让古籍里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微风吹拂,楚韵悠长,寿州城内满城飘香,家家户户用干香草剪碎缝制出造型各异的香荷包,以祛臭、驱虫、避汗气,传承着这份跨越千年的传统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