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这是立式潜水轴流泵机组,那边的机组是离心式潜水泵。”7月6日下午,位于淮河岸边的“河长制教育基地”内,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边看边讲,介绍基地内展陈的水利设施和宣传内容。
这处“河长制教育基地”位于淮河石姚湾段大堤一侧,基地内设有宣传栏、互动教育设施、水利设备、座椅等,是一个新投用的集教育、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小型游园式教育基地,也是我市淮河岸线综合整治成果之一。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以推行“河湖长制”为契机,由“九龙治水”向“河长治水”转变,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构建“河长+检察长”“河湖警长制”“联合河长制”体系,并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聘请安徽理工大学4名水环境治理专家担任“专家河长”,为我市水环境治理的重难点问题提供技术指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我市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目标,正加快打造一批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2020年至今,全市累计建设完成寿县安丰塘、凤台永幸河城区段、潘集泥河城区段、八公山南塘水库、凤台太庙沟、姚皋湖(人民公园)、毛集实验区颍凤河7处省级幸福河,河湖面貌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融入水文化宣传设施、亲水休闲设施等民生要素,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拍照摄影、健身锻炼等提供了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