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许变)从立案到结案,法院没出具任何裁判文书,当事人却喜笑颜开。5月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涉企审判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案款即时结清,原被告双方隔着屏幕“握手言和”。
事情回到2023年11月15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被告将A地的柏油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项目分包给原告,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约定了开工、竣工日期,并约定工程款于2024年1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双方还约定如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付工程款每超过一天按违约工程款的0.2%向原告支付。其后,原告依约按期进场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然而被告一直分文未付,虽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未给付10万元工程款,原告无奈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违约利息。
考虑到当事人双方均在外地,为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承办法官通过“智慧法庭”与当事人视频连线,用这种“屏”易近民的方式和当事人“见面”。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梳理双方矛盾焦点,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释法明理,讲明利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都愿意作出让步,最终被告当场向原告转了工程款。且双方当事人一致表示无需制作民事调解书,案件款已即时履行完毕,依法以调解笔录作为依据进行结案,实现了真正的案结事了人和。
该案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20天,承办法官强化“一站式”服务意识,充分利用了“智慧法庭”的建设成果,通过“线上”调解,让群众真切地体验到智慧、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