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一直在家当宝妈,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现在想找个离家近一点、方便接送孩子的工作。”近日,家住大通区大通街道瀚城小区的王女士来到大通区人才公园旁边的“零工驿站”,登记了自己的求职信息,说出了自己的工作诉求。
“零工驿站”的就业帮扶志愿者通过平台很快为王女士推荐了一份适合的工作,“这个工作我很满意,这两天就去面试。”王女士高兴地表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灵活就业人员、户外劳动者等群体就业,今年6月,大通区人社局在瀚城社区打造了淮南市首个“零工驿站”,服务范围覆盖全市,着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通过‘零工驿站’,线上通过就业帮扶平台,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就业指导和提升技能的机会。”“零工驿站”负责人马磊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零工驿站’重点为灵活就业人员、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培训报名等服务。同时,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具有‘临时、零散、灵活’的特点,加大零工信息收集发布力度,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实现求职者与用工单位信息的精准对接,实现就业供需‘快速匹配’,为用工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搭起桥梁。截至7月20日,已有1500多名求职者加入了就业帮扶系统平台,已帮助500多人实现就业。”
就业帮扶,“码”上行动。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适逢“零工驿站”开设的“小玲子直播带你找工作”栏目正在直播,直播间里互动频繁。“每天下午4点准时开播,市民扫码即可进入直播间,与小玲子在线交流。”马磊介绍,直播间有时设在“零工驿站”,有时会设在企业里,让求职者零距离了解企业,增强就业意愿。
“零工驿站”除了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用工信息外,还为求职者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息等候等功能区域,配备了桌椅、空调、饮水机等便民设施,放置了宣传资料、就业政策手册等,满足户外劳动者休息候工、求职招聘的需求。
“大通区打造的淮南市首个‘零工驿站’,是就业服务的最前沿。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区域人群和产业的特点,继续推进‘零工驿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让就业服务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大通区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姗姗说。
(记者 付莉荣 实习生 王宇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