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荷塘翠尽,虽是枝叶枯败,却是莲藕成熟的标志。眼下,位于谢家集区杨公镇胡岗村的200多亩藕塘里,每天都有万余斤白嫩的浅水藕采摘上市,供应百姓餐桌。
这里地处瓦埠湖畔,承包这片低洼湖田的是村民胡永双。“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以往每到汛期,这里都要漫水受淹。为此,他因地制宜,在他的“淮南永双家庭农场”里种上了浅水藕,每亩地产量达两三千斤。不仅如此,藕塘里还套养了经济价值高的黑鱼、老鳖和小龙虾等,以创造更好的效益。
此刻的藕塘里,是一派凋零的萧索景象,正如古诗词里的意境:“菡萏香销翠叶残”,“藕叶枯香折野泥”。而荷叶枯就该出藕,杜甫诗云:“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莲藕从泥中取出清洗,依旧是白净的。据介绍,浅水藕口感脆嫩,可清热凉血,润肺生津,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和失眠也有效用。
连日来,在这片浅水藕种植基地里,采藕人身着连体水裤,手持高压水枪,蹚在水深及腰的藕塘,弯腰在藕田间忙碌着,探寻藏在淤泥里的分节莲藕。挖莲藕是一件既辛苦又讲技术的活,挖藕人要特别小心,每条藕挖上来要尽量是完整的,不能断裂,这样卖相就好些。待确定整段莲藕的走势和长度后,采藕人再借助高压水枪,冲刷周围的淤泥,一拔一拽,一根根白白胖胖、新鲜脆嫩的莲藕便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然后进行清洗处理,搬运上岸。
据家庭农场场主胡永双介绍,得益于瓦埠湖水的滋养,这里种植出来的浅水藕香甜脆口,营养价值高,备受消费者青睐。
由于大批量批发,这里产出的莲藕目前价格在1.5元一斤,比市场零售价格要低不少。据了解,在这里帮忙采藕的村民收入可不低。村民胡家宝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目前有6个人每天在这里采藕,一人一天可采出2000斤莲藕,每采出一斤有0.4元的劳务。这样算来,采藕人每天的报酬可达800元,虽然辛苦,收入也是很可观的。浅水藕的种植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成为村民增收的途经之一。(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