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根治欠薪顽疾
(记者 付莉荣)践初心担使命,依法根治欠薪。5月15日上午,淮南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月活动举行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高新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据了解,为做好《条例》实施一周年宣传工作,进一步推动《条例》落地见效,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市治欠办于5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条例》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
市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科长佘云龙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条例》于2020年1月7日公布,自2020年5月1日施行。《条例》共7章64条,从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明确工资清偿责任、细化重点领域治理措施、强化监管手段等方面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了规定。他表示,《条例》是一部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报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的行政法规。《条例》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治理欠薪制度法律化、集成化、系统化,《条例》的出台,开启了依据行政法规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阶段,解决了之前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治理的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保障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也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特别是自《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常态管控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法治保障相统一,推动依法治欠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合法权益。农民工陈继伟表示,以前每到过年就会听到同行被拖欠工资的事情,这部《条例》对我们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障,让我们能够专心、安心地干活了。
据了解,以此次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我市将全力推进《条例》学习宣传工作,“寓普法于执法,以执法促普法”,广泛宣传好、切实贯彻落实好这部利民之法。要严格执行好这部利民之法。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和欠薪案件办理力度,实行欠薪案件台账管理、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账。进一步加大欠薪惩处力度,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和“黑名单”社会公布制度,对欠薪行为持续形成高压震慑态势。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充分运用约谈、行政处罚、失信联合惩戒、刑事追责等手段推动解决欠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