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金汤永固 久久为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金汤永固 久久为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1 7:58: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寿县篇”今晚播出 请为家乡打call

据央视《记住乡愁》栏目组的反馈及最新CCTV-4节目表确定,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寿县篇”将于2月1日20:00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首播,时长30分钟。同时,《记住乡愁》栏目组还发起了“你最中意哪座古城?”的网络投票,请读者为自己的家乡投上一票!

本期《记住乡愁》题目为《寿县——金汤永固 久久为功》:淮河岸边,淝水之畔,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护佑一方黎民百姓,一座水利灌溉工程,惠泽子孙千秋万代,一部鸿篇巨制《淮南子》,延续古城千年文脉。安徽寿县,这座曾经“九省通衢”的咽喉要塞,在一代代古城人的守护下,屹立不倒,绵延至今,被誉为“铁打的寿州城”。斑驳的城墙,古老的故事,不仅讲述着古城千年传奇,也传承着中国人久久为功的古老智慧。

据悉,《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第一季至第五季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荐展播纪录片、动画片目录。

“一城一风采,一城一传奇。”《记住乡愁》第六、第七季聚焦古城,以中华大地上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积淀丰富的古城为拍摄主体,讲述一座座古城在历史长河中的荣辱兴衰,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古城中的由来和发展,展现新时代文化的传承,为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从2021年元旦起,《记住乡愁》第七季开始播出。

本期《记住乡愁》“寿县篇”的主题词是“金汤永固”,金汤永固的意思是指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牢不可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内,前人在抗击洪水的过程中,便立有“金汤巩固”的石刻,至今仍在原址保留。

寿县以城墙闻名于世,拥有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城墙。难能可贵的是,寿县的古城墙至今还发挥其抗洪功用,在1954年、1991年洪水大泛滥中,保护了寿县免于灭顶之灾。老人回忆,城外洪水滔天,城内生活如常。而在2003年及去年夏季洪水中,城门封堵,古城墙又发挥出它崇墉障流、金汤巩固的作用,保护城内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寿县,说到发水治水,则不能不提起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建“芍陂”即今“安丰塘”。芍陂已有2600年历史,与都江堰、郑国渠等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千百年来在灌溉农田、发展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15年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称号。“楚相千秋业,芍陂富万家。丰功同大禹,伟业冠中华。”孙叔敖与芍陂同留下千古美名。

寿州文化人赵阳是安丰塘非遗传承人,在安丰塘工作多年,对安丰塘感情深厚。栏目组确定,安丰塘的故事便由其讲述。赵阳介绍,拍摄之前,《记住乡愁》“寿县篇”编导吕明月专门约见他,进行沟通和交流。赵阳表示,安丰塘至今仍在发挥蓄水灌溉作用,是因为自楚相孙叔敖创建以来,历代官员和百姓一直都在进行修复完善,一代接着一代干。他们管这座塘叫“当家塘”“幸福塘”,都把竭心尽力管好用好安丰塘,当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事情。古代芍陂至今的水利作用,也是历代持之以恒的结果,非常契合“久久为功”的主题。这让吕导很满意。

此前吕导在芍陂旁边的孙叔敖纪念馆踩点时,看到展厅有一张题为《工地上的合家欢》的图片,上面有一位老人,带着一家7口两代人在修塘,背后是更多人修塘清淤的场面,照片摄于上世纪90年代。吕导被震撼了,他期望能让这位老人讲述修塘的故事,却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巧的是,在与赵阳的交流中,得知这张照片正是赵阳当年拍摄的,顺此线索,节目组找到了健在的老人,编导的构想得以实现,拍摄顺利推进。

从2020年9月开始,《记住乡愁》栏目组到寿县开展考察调研,11月份拍摄组正式进驻寿县,寻找出一个个契合节目主题的拍摄对象,由普通百姓来完成叙事内容。本篇于去年12月摄制完成,还原了一个多元、本真、活色生香并充满烟火味的寿县古城。据悉,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在继2018年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寿县篇)播出之后,将再次在央视平台向全国和世界呈现古城风采。(记者 张雪峰)

(图片由寿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