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花开神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花开神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7/4 9:19: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余光中曾受历史上的“大英帝国”有“日不落国”之称的启发,将“今年我们的四个女儿,两个在北美,两个在西欧,留下我们二老守在岛上”的“你醒我睡,不可同日而语”的家叫做“日不落家”,并写下一篇优秀散文《日不落家》。

我们“曾在同一口锅里吃饭”的大家庭,虽说无法与余光中家相比,但全体家庭成员现也是遍布全国各地。这无疑是改革开放成果分享到我们家的结果。

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家庭成员无疑是我。那是1986年秋,我考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天堂苏州,从此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并在“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与诗神缪斯相恋,踏上了至今已卅载有余的诗歌阅读与写作之路。1990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被二次分配到位于淮南的铁四局三处工作。直至今日,我已在淮南工作、生活三十个年头,远远超过了我在故乡生活的二十年。我们的独生女出生于1992年底,2011年考到北京,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如今已工作于深圳,并已落户买房。

我大哥家的一对儿女,也因打工与意中人结缘。现都在重庆市区买房定居,并将年近古稀的大嫂也从老家接过去奉养。他们一起辛苦开设的面馆,生意兴隆,养家糊口无虞。儿女们能从偏居皖西南的小山村到直辖市重庆定居下来,这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大哥生前万万没想到的。

我二哥家的一对儿女,也因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分别在潜山县城和宁波工作、生活并买房定居下来。二哥的女婿早已自开公司。因勤奋刻苦加之经营有方,公司运转良好,一家三口和和美美——他们已完全融入了城市生活,有房有车不说,侄女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身各方面修养的竭力提高,都将会成为未来家庭更加幸福的理由。

我大姐家的儿女,或从事家具制造于长城内外,或务工于安庆市郊,日子也都越过越好。我小姐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工作于宁波,一个从事缝纫工作于江南一带,生活得都很如意。尤其是小姐家的大儿子,虽说只是小学毕业,但自从加盟了二嫂弟弟从部队转业后创办的餐饮公司,一直坚持自学,不断进取,直至考上国家特一级厨师。身为公司副总经理的他,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拓展与精进做出了杰出贡献,也成为小姐全家的骄傲。特别是他对小时候未能好好读书的悔意与现在的刻苦努力成正比的生存状态,让我这个小舅也赞赏有加。而他几十万元的年收入,也为他们小家庭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曾经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如今却如此花开神州且硕果满枝,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祖国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便是我们家富足安康的不竭源泉。这正如一首名叫《国家》的歌中所唱:“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徐满元)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