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劳动汗水浇开幸福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劳动汗水浇开幸福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6/10 10:20: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学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创造的奇迹,都是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

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到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陈景润;从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到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的袁隆平……他们共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丰碑。面向未来,只有始终弘扬劳动精神,才能唤起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激情,为国家发展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劳动光荣,成就梦想;劳动者伟大,创造历史。奋斗新时代,让我们始终尊崇劳动价值。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广大劳动群众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就一定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的亲身经历,关于“劳动”的故事。

小学五年级的那个夏天,父亲开始给我讲三叔在炎热的暑假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仍旧不愿下地劳动并且以读书为借口的故事,这个梗让三叔在我这个小辈面前一段时间里都抬不起头。所以尽管我是家中独子,父亲却从来不惯我。

下地插秧,父亲必定带着我。那时候插秧总是从农田的一角开始,然后绕田埂四周而行,一次栽七八行倒退着走,在缓缓后移中又会给前一个人留下一段距离。印象深刻的便是当教师的父亲每每于此时吟起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来“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清凉凉的水中倒印着佝偻的身影,微风吹拂在身上,惬意无比。

遇上干旱天,便要攉水救秧了。一只铁桶,两边系上绳子,在沟渠的两边站立处挖出两个人的“脚眼”,方面站立和用力。工具虽然简单,可活是个辛苦活。父母亲常常是第一轮,他们用力地甩动双臂,将桶协调地抛入沟中,待水灌满,再猛地往上一提,满桶的水便倾泻到绿油油的秧田里。大热天,常常是一百多桶水攉完,两个人的身上已经湿透了。再由我和父亲配合,继续灌水、提水、倒水。我年纪小,力气自然也小,加上没有长劲,配合得还不好,往往不是水灌得少了,就是铁桶下到沟里的角度不对而导致灌上来的水倾倒在路埂上。脾气暴躁的父亲常常将不懂技巧的我狠狠地带到了沟里,身上的衣服湿上半天都干不了。在一旁的弟弟拍着手笑话我:哥哥太笨了,难不成长大了要我养你。这点儿农活都干不了——讲得我又急又气。但却深深地明白作为农民的儿子,一定要通过亲手劳动才能换取劳动果实,土地是不会亏待人的。

读到高一时,我在学习上有些松懈,当一向严厉的父亲从妹妹的口中得知我学习不太认真时,就在当晚给我写了这封家书。书信中反复强调的是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念叨的八个字“地不亏人,天道酬勤”。那时的我和同是来自农村的两个孩子租住在学校围墙外的一栋两层小楼上。三间房子一人占了一间,一楼的客厅放置了煤球炉子用来烧饭。衣服都是自己洗。三个人中我是读文科的,另外两个人阿朗和永刚读理科。在做饭这一块上我们有明确的分工,我负责早晨买菜,中午和晚上炒菜。说是“炒菜”,其实就是中午时炒个简单的配菜,加上一个豆制品,因为那样节省时间。偶尔改善伙食便加入几块鸡丁肉。晚上一般买来馒头,就着中午所剩不多的菜。有时中午吃完了,便买来咸菜疙瘩救急。稀的总是面条。阿朗每天负责拎水和刷锅,永刚就需要翻过围墙来将中午的米饭煮上。米都是自家地里产的,每周轮流从家里背去。饭菜钱每周基本固定在13.5元。饭做了三年,分工持续了三年,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感情,还没有丝毫影响学习,反而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同学们!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我们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走过长夜,我们在栉风沐雨、胼手胝足中奋力崛起,我们在夙兴夜寐、焚膏继晷中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才书写出伟大事业的不朽篇章,造就中华民族的无上荣光。

同学们!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唱响劳动赞歌,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无论是奋力新时代新征程,还是追求小目标小确幸,都要靠奋斗精神引领,靠辛勤劳动承托。只要辛勤劳动、不懈奋斗,劳动的汗水终将浇灌出胜利的鲜花,幸福终将会由耕耘铸就。(顾正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