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敬小慎微”小议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敬小慎微”小议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6/3 6:21: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典范。作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僻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内涵丰富、意义深刻,一些成语至今读来,仍给人以智慧启迪和警示借鉴。源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计福勿及,虑祸过之,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之句演化而来的成语“敬小慎微” (也作“谨小慎微”、“小心敬慎”)就是一例。其意是指,对细微的事物也要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后又经不断衍化,现多指过分的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实则偏离了其初创始成之蕴意。

其实,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应对本循“敬小慎微”的原则而做人处事者诟病和诋毁,相反还应大加鼓励与赞扬。

《淮南子·人间训》阐述“敬小慎微”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至简至深的道理,把随时随事而求其宜、得其正的思想主张精确地概括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大加提倡“敬”,就是让人们在内心时刻保持一种对于天道正义的诚敬态度,保持一种对待修身做事的敬畏感、庄重性,唯如此,修身为人做事才能不为私念私欲所动摇,才能正其“心”、得其“术”、行其“道”;同时告诫人们对于世间万象要能够体察入微,对有些不好的苗头要做到万般预防、层层戒备,这样就不易产生灾难。正所谓:“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只是可惜后世之人大多不能够真正领悟体会并做到“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常常为外在的功名利禄所迷惑和牵绊,而出现种种让人感慨叹惋的结局。

敬小慎微,其实质就是让人们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把握好慎初慎独慎始,防微杜渐,注意不让苗头性、萌芽性、倾向性的小疏漏,经久累积造成日后的大祸患,给人生或事业带来不可估量和难以弥补的损失。如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所阐释的道理一样,富含了很多修身做人处事的哲学智慧,只是后世之人在运用过程中,歪曲和误传,打上过于保守的烙印。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就好比作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生活小事和工作小节上。小事小节上的规矩、纪律和原则,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事情,都要有认真对待的原则与精神,坚持“敬小慎微”,慎独、慎微、慎初、慎小事,拒小节,守住底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交的朋友不交,在一点一滴中管好自己,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就能做好本真的自我。

纵观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大多是祸起小事小节上的懈怠,不能做到“敬小慎微”,放纵自我,心无敬畏,毫无约束,遭受“围猎”,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为天下笑的结局。颇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程晋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