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山留故事水留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山留故事水留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5/6 8:16: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历史英雄谱(上)

八公山麓春盎然。山色献青,河水捧绿。从城市中走来,早春的气息氤氲着季节初始的淡然,似寒非寒,似暖未暖。淝水东去,我独自来此欣赏季节、探访历史,追忆仰慕的英雄。

历史已飞逝。两千多年来在淮南这块土地上叱咤的英雄恍如昨日,八公山麓,沧海桑田,岁月多有折皱,光阴已成老髯。可英雄却始终鲜活在这个季节,鲜活在这个山里山外。

历史在伸延。古英雄的故事还在延续,古战场的典故仍在演绎。“橘生淮南”已成为成语故乡的荆山之玉;“负荆请罪”则成为经典世界的龙蛇之珠;“投鞭断流”之鞭已变为座座飞架南北的钢索桥梁;“草木皆兵”的草与木已成了葳蕤茂密的森林公园;“风声鹤唳”则已是高铁高速高架上的车流奏鸣与一派繁景。

历史可回溯。淮南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的一枝绿叶。自春秋时代晏子道出“橘生淮南”名句后,自汉以降,“淮南”二字就频频出现在诸如《史记》、《汉书》等历史巨著之中,更频繁在诸代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以及文学家的笔下现身。它是中国历史瑰丽斑斓的一页、伟岸壮观的缩影。诚如某位作家所形容:一如疾步在太阳下的壮汉,投在地上的背影伟岸挺拔。在它史册中发生的故事令人震撼引人入胜,故事中的英雄更是令人心生敬意。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志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英才,善谋善政大有作为的政治家,横刀立马功勋卓著的大将军,或叱咤风云,或英雄大义,或名扬四海,或彪炳史册。他们的名字是:春秋时代的楚国先期宰相孙叔敖;后期宰相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赵国大将军、将相和故事的主角廉颇;汉淮南王、《淮南子》主编刘安;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淝水战役的主角谢安、谢玄等。除了上述个体英雄,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山的八公。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历史、身旁的英雄,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将他们在心中永久备份。

历史有血肉。古英雄在淮南这块土地上创造的业绩既属于历史的一页记载,也属于现代的一幕截图,是一屏屏具有正能量的鲜活视频。战争也好、政治也好,经济也好、社会也好——人是核心,核心是人;历史写人,人写历史。那段历史,那拨英雄,虽随同滔滔汤汤的淮河水东逝,但是英雄之脊大如山,像八公山一样挺立于淮河之滨;英雄之歌弦未断,像一张永不过时的光盘,代有后人歌咏,辈有来者传承。他们的仁义道德,他们的忠诚礼信,他们的文韬武略,他们的智慧勇敢其实是一部永不闭馆的英雄剧。

英雄之一:天下最穷的无我宰相孙叔敖

昨天的叶子仍然碧绿。孙叔敖的故事至今仍然让人感慨!孙叔敖于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丞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孙叔敖举于海”,以贤能闻于世。主持兴修了淮南古寿县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他功高权大,却用的其所。被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循吏:即好官、廉官。《史记》中还有酷吏列传,相对于循吏指坏官、贪官)。

自古以来,宰相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中国浩瀚的历史典籍中,或风云叱咤,或威仪四方,或权倾朝野,或财溢天下。而《淮南子》中记载的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则践行仁义,躬行职守,忠心为民,一心为公。同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生活上从不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是低调不奢华有点穷。一生没有积蓄,甚至死了连棺椁都买不起。死后其子孙在很长时期内更是一群屌丝级的平民--没着没落没依靠,衣食不宁穷潦倒。呜呼,做此宰相,既令一般普通人感到不解,更让众多人尊崇敬仰。真乃:相位虽高却无求,权倾天下只慎用。叔敖生前生后事,让人半喜半是忧。喜的是高官能清廉,国家有幸,百姓有幸;忧的是一生忒寒酸,尚不如一介草民,实在说不过去。

初识孙叔敖,还是在那年春天的八公山里。

也是初春,八公山应时而呈生机,盎然的春意开始在山里蓬勃起来。虽山不高峻,木不深秀,却也到处是团团簇簇的花,层层叠叠的绿。灌木林漫山遍野野趣十足,乔木林参差挺拔竞相高耸。怡人的景色引着我向山里走去,走进了自然的深处,也走进了历史的深处。八公山的历史人文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众人面前呈现着叫人流连忘返、耐人咀嚼的味道。在八公山淮南子文化园,我从一幅图开始认识孙叔敖。淮南子文化园的东坡上,有一块孙叔敖治水地上壁图。这就是为纪念孙叔敖建造著名的安丰塘大型排灌水利工程而雕刻的。此水利工程比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早建成三四百年,难怪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塘”。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无疑是大禹治水般的功勋。“万苦塘成寿域丰”, 孙叔敖的辛劳提高了当地百姓的幸福指数,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千秋利好。功德之大,堪比尧舜!由于政绩突出,在贤臣的推荐和楚王的信任下,孙叔敖成为楚国的令尹,即宰相。

初春的早晨还是春寒料峭。而此时,春光和煦,寒意已消,气温宜人。没有雾霾的山间空气清新,杜鹃血红,山鸟啁啾,令人心畅。

平民出身的孙叔敖从未体验过位高权重,也从未享受过高官厚禄。他能一如既往,从善如流,善始而善终吗?此时我的目光未被春色栓住,却被历史所萦。

孙叔敖是个强烈的民本主义者,执政为民是他崇高的志向。由于他夙兴夜寐地勤于政务,司马迁不仅在《史记》中列他为“循吏第一”,还中肯地评价他“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不知不觉,在文化园中盘桓了近一个时辰。“往事知多少,都没楚风中”,多么清爽宜人的楚风,经千秋历万代,吹拂至今,仍是这么和煦这么清香。做了宰相的孙叔敖可谓爵高、权大、禄厚,而在他身上发生的“三怨”、“三危”的故事则犹春景入目、春风扑面。据《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有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老人说: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是以免三怨,可乎?在尖锐而又现实的问题面前,孙叔敖用爵位高欲望小,权势大更小心,俸禄多广施众来免三怨。决非委婉的外交辞令,而是他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政理念的真情表露,正应了老子的一句话: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又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此时的孙叔敖非少德、非才下、非无功,按说不在“三危”之列。但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九分谨慎、十分清醒。面对三危,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应对,不仅由于行政、治军有功,对楚庄王多次的重额封赏坚辞不受;还告诫儿子“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从而有效地回避了“三危”。他还要求儿孙们在自己死后,都要回老家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儿孙们遵照执行。有此家风,真是家幸、国幸、民幸!难怪有人感慨:当官不能不知孙叔敖。后楚国有人看到孙叔敖的子孙越来越贫穷,甚至生活都难以为继,就打抱不平,编成歌谣唱给楚庄王听:“贪官污吏多荣耀,子孙后代乐逍遥。享的是祖宗清福,刮的是民脂民膏;清官忘私就糟糕,你只看——楚国令尹孙叔敖,苦了一生,身后萧条;妻子儿女尤其苦,没着没落没依靠。劝你莫学孙叔敖,还是贪官污吏好!”据说楚庄王听了亦大为感动,悌然泪奔。

现代有人在《忆孙叔敖》的诗中写道:“叔敖为负虞丘荐,循吏持廉致死终。民事操劳如父母,祠碑塑象似春风。一言市复龙门颂,万苦塘成寿域丰。天子王候无影去,唯君仍在庶人中。”最后两句,可谓是孙叔敖最真实的写照。

一枝报佳人,清香传远信。尚未走出八公山,孙叔敖的故事便让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了二千余年。都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始信孙叔敖,始信八公山。(花学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