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政协委员张红华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讲师张红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关注,对于“中小学研学旅行”这一教育领域的新概念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日前,围绕着这一话题,记者专访了市政协委员张红华。
张红华说,近两年来,我市研学旅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有7家单位被列入2018年省级以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名单。张红华认为,由于研学旅行是新生事物,是一项跨界的系统工程,研学旅行真正“落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旅”无“研”、有“学”无“旅”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研学基地区际间分布不平衡,研学基地的数量不足,门类尚不齐全;研学旅行各校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研学课程开发滞后,研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张红华提出,要加强研学基地的培育,扩大研学旅行的供给。制定淮南市研学旅行专项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培育、遴选一批数量适当、类型多样、区间分布均衡、与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相衔接的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要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研学旅行的安全问题关联的部门广、环节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研学旅行组织者、实施者最大的困扰。为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制定《淮南市研学旅行安全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安全分担体制、机制,细化任务,明确职责,织好织牢安全网,为研学旅行保驾护航。加紧制定《淮南市研学组织与服务规范》,推进研学旅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要强化评价引导。积极探索研学旅行的试点、推广工作,培育、表彰一批先进典型。要加强研学的组织管理。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和管理。同时,要加强研学旅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研学旅行课题研究和研学课程开发;建立研学旅行联盟,搭建研学交流互鉴的平台,从而使研学教育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推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记者 贾 静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