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2019淮南两会专题 > 书写新时代依法履职新答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书写新时代依法履职新答卷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5 9:08: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综述

“一年来,共举行市人代会1次,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制定法规2件、修改8件、废止1件,听取审议‘一府两院’报告23项,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76次,接受报备规范性文件74件,作出决议、决定7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4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也是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交出的一份依法履职新答卷。2018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加强“两个机关”建设,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了新一届人大工作的良好开局。

坚持人大主导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立法机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科学制定五年立法规划(2018-2022年),将八公山风景区管理等10件立法建议确定为本届立法规划实施类项目,对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等8件地方性法规一揽子修改,审查“一府两院”规范性文件64件、县区人大决议决定10件,向省人大报送备案决议决定12件。精心实施年度立法计划,主导制定《淮南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连同已实施的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城市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一起,构成了系统较为完整、具有淮南特色的城市综合管理法规体系,在全省城市文明创建综合立法中走在前列。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建立“互联网+”立法工作新模式,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和新闻媒体,公开征求法规草案修改意见,使制定的法规更接地气;聘请新一届立法专家咨询库成员10名,邀请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专题协商、论证咨询,增强法规制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以有效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把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为中心任务,找准职责定位,提高监督质效。

聚焦依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次书面听取市政府21家组成部门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视察活动。聚焦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建立政府向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推动政府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连续两年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加强对寿县贫困县退出工作的专项监督;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舜耕山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视察调研,连续6年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在淮南”活动,与省人大上下联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焦推进民生事业进步,连续8年开展“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依法监察、公正司法,开展全市监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协助市委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的意见,开展“七五”普法宪法宣传教育中期督查,举办宪法专题讲座,组织“万人宪法诵读接力”活动;落实宪法宣誓制度,连续9年开展“江淮普法行在淮南”活动。

坚持依法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确保市委重大部署和人事意图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决定权,细化完善了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范围和程序,作出决议决定7项,有力保障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依法履行任免权,贯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决策,保障监察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圆满完成新一届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命工作,保障换届后政府工作有效运转。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切实保障代表依法为民履职。提升议案建议办理质效,出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办法,制定办理工作年度考核细则,完善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开展办理情况“回头看”、审议办理情况报告、对办理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3件议案和365件建议已全部办结。拓展代表依法履职平台,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深入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巩固拓展“代表活动室”阵地作用,精心组织“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双岗建功”活动,制定《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方案》,督促代表自觉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的监督。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组建328个代表小组,开展调研1300多次;加强“代表履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先后邀请120多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保障代表知情权和监督权。

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扎实推进“两个机关”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强化思想建设,以新修改的宪法和履职常用法律法规为重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县区人大和机关同志参加全国、省、市人大业务培训280多人次。强化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大力弘扬“三严三实”作风。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修改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意见、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10多项,坚持机关月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党建月例会制度,扎实推进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建设。(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