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城大看台 > 创城春风,吹靓了背街小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创城春风,吹靓了背街小巷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9 7:31: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曾几何时,在城市的一些背街小巷,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问题,诸如杂物乱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道路难行、违章搭建等。现如今,这些曾经被遗忘的背街小巷,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风的吹拂下,开始华丽蜕变,一条条影响市容市貌备受市民吐槽的背街小巷,已经旧貌换新颜。

“昏暗小巷”变敞亮

就在两个月前,洞山文明村1号楼的居民通道,还是一条又窄又脏,路面坑洼不平的小巷。可如今,这条小巷已经大变样。

对这条小巷,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印象颇深。这栋居民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楼房建成后不久,几根又粗又大的供暖管道,便沿着这栋居民楼唯一通道的北面建起。从此后,这条小巷的采光便受到很大影响。即使在晴天,走在小巷内路人也会感到光线昏暗。此外,小巷的路面由于常年失修,路面早已坑洼不平。遇到雨雪天,路面积满污水。还有一个令居民烦恼的问题就是小巷两边堆积着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由于长期无人清理,时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今年夏末,相关部门在进行创城巡查时发现了这条小巷存在的问题,立即制定了整治方案。从10月开始,在中兴社区的关注下,一批施工人员开始对这条“昏暗小巷”进行改造。他们首先将堆积在供暖管道下面的垃圾以及小巷两边的违章搭建进行了清理。违章搭建及垃圾清除后,施工人员又将宽不足1米的小巷通道进行扩容,并将扩容后的小巷重新铺上水泥。此外,相关部门还在小巷两边摆放了垃圾桶,这样以来,解决了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无处可放的问题。如今,扩容后的小巷,已经变成一条宽度达到3米多的平整通道。

小巷通道整修一新后,施工人员又运来白色乳胶漆,将该栋楼脏兮兮的墙体进行了整修、粉刷。目前,这条又脏又乱的“昏暗小巷”已经变得宽敞明亮了。

污水沟改造升级

在洞山地区文明北村附近,有一栋比较老旧的三层楼房,市民习惯将这栋楼称为单身宿舍楼。

在该栋楼南墙脚下,有一条与路面平齐的排水沟。由于该栋楼以前居住的大都是租房客,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加之一些如厕者在厕所内乱扔杂物,导致公共厕所的下水道时常堵塞。于是,公厕池内的粪便时常淤积在该栋楼南墙脚下的排水沟内,遇到下雨天,粪便就会溢出。附近居民回忆,这条污水沟至少存在有数十年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

今年9月,中兴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创城暗访时,发现了这条比较隐秘的污水沟。中兴社区将这一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很快,这条污水沟便被列为整治对象。

10月下旬,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一群施工人员,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淤积在长约200米的排水沟内的粪便清除。随后,施工人员对破损的排水沟进行深挖、拓宽,并重新铺设盖板。另外,排水沟所处的小巷破损路面也被整修一新。近一段时间,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先后多次对该地段整修后的排水沟进行查看,均未发现堵塞、污水溢出的问题。

“垃圾小巷”换容颜

9月26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根据市民反映,对淮橡新村6号居民楼门前小巷内堆积如山的垃圾问题进行暗访。当时,这条被居民戏称为“垃圾小巷”的居民通道,留给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的印象是这样的:本就不宽敞的小巷两边,除了存在乱搭建的现象外,还堆积着大量的破旧草席、床垫、木板、涂料桶、雨布、塑料泡沫、残砖烂瓦等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几乎将居民通道蚕食过半。

居住在该栋楼上的一些居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这些类似垃圾的杂物在小巷内堆积已久,从今年夏季至今,这些杂物不但没有被清理,反而越堆越多。特别是夏季,杂物堆上除了蚊蝇横飞外,还散发出难闻的异味。既影响环境卫生及美观,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随后,本报“创城大看台”专栏,对这条小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

12月16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前往淮橡新村6号楼“垃圾小巷”回访。深感欣喜的是,原先堆积在小巷内的各种杂物、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小巷两边违章搭建的小窝棚、居民私自开垦的小菜园也被全部拆除。一群施工人员正在对小巷内破损的路面进行维修。

一名施工人员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要不了几天,这条小巷就会被整修得漂漂亮亮。

12月1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又特意走访了多条背街小巷,发现这些曾经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背街小巷,如今在创城之风的吹拂下,都来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借用广大市民的话说,创城,让老旧小区变靓丽了;创城,让市容市貌变美了;创城,让环境变舒心了。(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