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项目建设提速年 > 新型煤化工打造转型发展高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新型煤化工打造转型发展高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29 9:15: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动力锅炉成功点火,空分装置中交,煤气化装置中交……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型煤化工打造转型发展高地

8月30日,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动力中心1#锅炉成功点火,标志着煤化工项目建设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三大目标中的第一个成功实现;9月30日,空分装置中交;10月28日,煤气化装置中交,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可谓是突飞猛进。

如今,现代煤化工产业园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为了12月30日煤化工项目主装置建成中交,万人建设大军“气吞万里如虎”,倾力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航母”!

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引领跨越

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如何释放煤炭产能,做精做优煤电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淮南的最好诠释:煤制甲醇可增值约2-3倍,甲醇进一步深加工为烯烃等化工产品则可增值6-8倍。

2009年1月,省政府和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大型煤化一体化项目。2014年3月将淮南煤化工基地纳入中国石化产业布局规划,在淮南整体形成百万吨煤制烯烃、百万吨煤制乙二醇建设规模,共同打造淮南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基地。

2015年10月29日,因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和朱集西煤矿超概等原因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缓建。

2017年1月20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协调下,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恢复建设。项目复工后,围绕确定的“2018年底建成中交、2019年上半年试生产”目标,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全力做好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推进主厂区周边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房屋拆迁工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快马加鞭,项目推进步伐强劲

在建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安徽省与央企合作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市“一号工程”,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

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的一期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267亿元,其中煤化工项目202亿元,煤矿项目65亿元,主要建设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3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配套煤炭资源8.56亿吨,建设400万吨/年煤矿。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90亿元,年税收约8亿元。

如今,煤矿项目于2015年7月联合试运转,2016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2017年8月正式投产。今年1-9月份,生产原煤116.85万吨,销售商品煤67.0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如今,煤化项目紧盯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合同等“五大控制”,参建各方克服了大雪、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以及人力、物力、资金等一系列困难,全力以赴提速赶工,顺利实现“8.30”锅炉点火这一重要里程碑控制点目标,煤气化装置、甲醇合成、硫回收等5个主项也于10月陆续中交。

截至目前,煤化工项目总体进度完成93%;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项目76个主项全部开工,其中220kV总变电站、110kV中心变电所、3套循环水场等17个主项已建成中交,其它主项正按总体统筹计划有序推进。

运筹帷幄,迸发活力指日可待

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进入决胜之际,挂图作战清晰有力:

煤化工项目2018年底主装置建成中交;2019年1月15日前产出合格氧、氮产品;2019年4月15日,气化炉投煤;2019年6月30日,打通全流程。

煤矿项目2018年原煤产量确保140万吨,力争150万吨;2019年原煤产量确保120万吨,力争140万吨;2020年6月份达到年产40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

目前,煤化一体化项目的管理技术骨干已基本配置到位,生产准备纲要、公用工程试车方案、总体试车方案完成编制,动力中心1#锅炉顺利点火后运行平稳,提前完成1#机主蒸汽管线吹扫、外供超高压管线吹扫。9月30日,动力中心2#锅炉一次点火成功。220kV、110kV和部分35kV变电站一次受电成功。空压站完成联动试车,并产出合格的工厂风、仪表气。10月28日,煤气化装置中交。

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们,正朝着“2018年底中交、2019年6月试生产”的计划目标奋进。预计到2022年,一期、二期项目将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近2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争创国家级煤化工园区,打造淮南转型发展的工业航母。(记者 柏松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