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话说淮南豆腐文化 > 话说豆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话说豆腐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11 9:49: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豆腐,在我们淮南市早已成了招牌式的食品,登上了规格、档次都很高的宾馆饭店的待宾酒宴。我想,这除了与淮南王刘安修仙炼丹、研究长生不老之术的传说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和淮南的水质、加工技术、烹饪手艺分不开的。到淮南来的贵宾们,能有机会品尝一下正宗的豆腐宴,将是莫大的荣幸和享受。那些技艺高超的烹饪大师们,凭借自己巧妙的双手,像变戏法似的,让白白嫩嫩的豆腐烹饪花样层出不穷,色、香、味俱佳,引人馋涎欲滴。而且席间,竟能现场亲眼目睹“石膏点豆腐”的奇妙场景,领略和品赏豆腐的制作过程和鲜美口味,令人乍舌惊叹、回味无穷。

豆腐营养丰富,价格不高,吃法多样,寻常人家都有条件享用,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和病人,更适宜食用豆腐,对身体的养护颇有裨益。

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那时候国家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一年半载能吃上一顿豆腐打牙祭,那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记得当时好几个村庄才会有一个豆腐作坊,几个身体强壮的年轻人,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稍微上了年纪的人一起做豆腐。他们不准我们小孩子靠近,远远地望去,整个作坊里热气腾腾,光线昏暗。加工过程我们根本看不到,就知道豆腐、豆干、千张皮、还有豆腐渣都是从那里生产出来的。

我曾不止一次接受家里大人指派,到豆腐店买些豆腐回家。此时,别提心里多高兴了——饥肠辘辘的孩子,哪里能禁得起这种美味的诱惑啊?我总会缠着打豆腐的人“刀下留情”,留出一小块好让自己先尝为快。不然,一大块不好下手,容易留下“作案痕迹”。回到家里,母亲其实心知肚明,只要不是偷吃很多,一般不会责怪孩子。母亲会用菜刀把豆腐切成很多薄片,放进锅里煎黄,使豆腐坚挺起来,然后和萝卜或者白菜加上水,烩出一锅杂烩汤,然后每人来上一大碗,就着窝窝头,简直就是“饕餮大餐”!更多的时候,我们有机会食用豆腐渣——顾名思义,就是加工豆腐、豆干、千张皮过程中,剩下的废料。可是,就这在当时也是非常难得的美食。放进锅里,加上一点儿佐料和盐,翻炒过后,一样能充饥。至于豆干、豆皮(千张),我们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是很难有机会吃到的,除非是过年或者家里来了稀客,才有可能享受到这种美味。

今天,淮南豆腐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为我们淮南人争得了极其响亮的知名度,中国豆腐文化节就在我们家门口举办了十几次,赢得了省内外贵宾专家的青睐,也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愿淮南豆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造福淮南,造福安徽,造福全人类。(淮上老骥)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