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城大看台 > 文明不知何处去 小巷怎能度春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文明不知何处去 小巷怎能度春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9/28 6:21: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城市的背街小巷,它虽不是主干道,也称不上繁华地段,但却是居民日常生活、出行最为频繁的场所;它虽有些隐蔽,却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居民安居乐业的质量。

一座城市,如果它的背街小巷都是干干净净,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光鲜亮丽,那么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居民的幸福指数可想而知。

尽管背街小巷有着如此的重要性,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我们的城市里,背街小巷似乎被遗忘了,以至于一些背街小巷长期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现状。而且,当前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了市容市貌。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对主城区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暗访。从暗访的情况而言,一些居民区的背街小巷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垃圾乱扔、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污水直排、乱搭乱建、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

杂物蚕食小巷,垃圾散发异味

9月26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来到淮橡新村6号楼,在该栋居民楼门前小巷内,本就不宽敞的通道两边,除了存在乱搭乱建的现象外,还堆积着大量的破旧草席、床垫、木板、涂料桶、雨布、塑料泡沫等杂物,这些杂物将通道蚕食过半,剩下的部分不足两米宽。

居住在此的居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这些杂物在小巷内堆积已久,从今年夏季至今,杂物不但没有被清理,反而越堆越多。天热时,杂物堆旁不仅蚊蝇横飞,还散发出难闻的异味。

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堆积如山的杂物中有许多是易燃物品,既影响环境的卫生及美观,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在淮橡新村居民的引导下,来到了12号楼下。在该栋楼楼下的小巷内,许多垃圾堆积在路面上,招来蚊蝇飞舞,散发出熏人的臭味。此外,小巷内的窨井盖也出现残破,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散落着一些杂物。

商贩肆意占道,路面满是油污

流动摊点肆意占道经营,影响居民正常出行,也是背街小巷的一大顽疾。

9月25日至26日,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先后对一些背街小巷内的占道经营现象进行了调查。25日下午5时许,在朝阳西村一条宽不过6米的小巷内,两边摆满了摊点,各种货架、三轮车将小巷占去大半,剩下的过道不足两米宽。另外,一些小吃摊经营者将餐桌、煤气灶、煤气罐、垃圾桶直接摆放在路面上。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还注意到,小巷出入口的路面上满是油污。

小巷两边的居民向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诉苦道,小巷内占道经营现象长期存在,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时常会出现拥堵。并且,占道经营,也给小巷的环境卫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当天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又先后来到华声苑、基建村内的小巷进行走访。在华声苑通往北门的小巷内,两边车辆乱停现象严重,车辆驶入小区时常受阻;路边小吃摊存在直接排污的问题,导致小巷路面污水横流。

在基建村,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先后查看了6条小巷发现,这些小巷内路面破损严重,建筑垃圾及杂物乱堆现象突出,各种车辆乱停乱靠也是司空见惯。

小巷变身菜场,居民抱怨颇多

在华声嘉苑南面,有一条数百米长的小巷,这条小巷东连淮河大道,西通广场路,目前是橡胶新村、广场小区、华声嘉苑等小区居民出入的一条小路。近年来,这条小巷变成了一个临时菜市场。而自从小巷变成菜场后,周边居民围绕菜市场的环境卫生、噪音扰民等投诉就接连不断。

9月26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再次走访了这条小巷。虽说这个时间是休市阶段,但小巷内仍然有些脏乱。在小巷南围墙上,刷满了层层叠叠,色彩不一的小广告。小广告内容乱七八糟,有的低级趣味,并违反了相关法规。

在小巷的两边,堆积着许多脏兮兮的货架、肉案,以及破桌烂椅等杂物,这些杂物除了有碍观瞻外,还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另外,小巷的地面上存在污水直排的现象。

在小巷的上方,一些经营者为了遮挡日晒,擅自搭起黑色网布篷。导致小巷即使在白天,也是光线暗淡,影响行人,尤其是电动车骑行者的视线。而小巷的这一现状,也是居民投诉最多的一个问题。

背街小巷,无论它再背再小,都是与民生民计息息相关的场所;背街小巷在我们的大都市里,虽然显得有些隐蔽,却是众多市民的安身之所。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不仅需要光鲜亮丽的“面子”,更需要整洁舒心的“里子”。因此,背街小巷,无论在哪座城市,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记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