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城大看台 > 正三轮卷土重来 再见有些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正三轮卷土重来 再见有些难?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9/13 9:53: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08年,淮南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取缔了正三轮机动车非法营运,城市的路面交通变得井然有序,交通隐患也顿减不少。可是近年来,正三轮车载客死灰复燃,在一些地区还有正三轮排队候客现象上演,并且一款外形上与正三轮非常相似的四轮电动车也加入到载客营运的队伍中来。

现状:正三轮小区门前排队候客

9月6日下午,在潘集区金格商厦附近的一个小区旁,一辆正三轮停在此处,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借坐车的名义和车主聊了几句。车主称,以前他就是开正三轮的,被取缔后有一段时间街头看不到这样的车了。从前年开始,路面上出现了四个轮子带方向盘的电动车,车价三万多元,每天充电一次,大约能跑130公里左右。用这种车子上路拉客,一趟几块钱,见到有人上路营运,他也就重新开始载客了。“不需要驾驶证,也不用上牌照,没有牌照什么违章也不怕,更不需要买什么保险,起价5元,范围三公里以内,远点的再谈价格,好的时候一天能挣100多元,最差也能挣七八十元……”车主侃侃而谈。

9月7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驱车来到九龙岗,在东方肿瘤医院附近看到,有几辆正三轮或在路面上跑,或停在路边。停在路边的车主看到有人向他走来,热情地招呼起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借口等人和车主攀谈起来。车主称,他以前在外打工,回淮南没两年,看到路面上有人开这种三轮车载客,觉得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干,于是也买了一辆。“平时就停在东方肿瘤医院附近,远的不跑。我都快60岁的人了,在外打工太累了,回来又闲不住,开个小三轮带带人,时间自由又能拉拉呱,不图赚钱,就是找个乐而已……”车主说。

这时,一位40多岁的女士搀扶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询问去农民新村多少钱?车主说5元。女子扶老人上车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趁机问了一句:“这车没有车牌又没保险,不觉得危险吗?”该女士不以为然地说:“去的地方不远,路又好走,能有多危险?而且比打出租车便宜。”

9月7日下午,在电厂路上的电厂家属区门口,三辆正三轮正在路边排队等候。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上前询问:去淮河渡口多少钱?其中一名车主称:5元送到渡口跟前。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神情时,该车主开始游说起来:“你可以问问哪辆车到渡口都这个价,我都50多岁了,干几年了,不会为这点钱骗你的。”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质疑车的安全性时,该车主拍着车身,斩钉截铁地说:“保证安全,你看看这车质量,怎么会有事,你放心吧。”

车主:家门口赚点小钱图个自由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通过几天下来走访正三轮车主,对于为何要开正三轮上路营运,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年龄大了,不能出外打工,又想赚点钱,加上在家也没什么事,家门口赚点小钱,比较自由。对于政府曾经取缔过正三轮,有的车主还是知道的,而且也曾是其中一员,但现在发现有人在跑正三轮,于是抱着侥幸心理加入此行列。而有的车主则钻漏洞,一再表示自己驾驶的不是正三轮,而是电动车,不属于被取缔的那种。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告知,既然是电动车,没有牌照,也没有运营证,肯定不能载客。这些车主听后要么选择不说话,要么称就在家门口顺路带个人,又赚不了什么钱。总之,他们对于自己用正三轮载客的行为都没有意识到有何不妥。

市民:方便又便宜,也担心危险

走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也问到几位乘坐正三轮的市民,对于为何要选择坐正三轮,大多数表示为了方便。“坐这个车几分钟就到家了,还能谈谈价格,几块钱的事。”家住九龙岗的一位市民说,这段时间家人在医院住院,她每天中午要送饭,然后再赶回家照顾孩子,时间很紧张,而恰好医院门口有正三轮,问个价格上车就能走,既便宜又方便。对于为何不选择乘坐出租车?该市民称,出租车起步价高还不能谈价,而且为了节约时间,她回家选择走小道,出租车不能走,正三轮则可以过去。

对于坐正三轮不担心安全吗?有的市民表示,上车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想想自己去的地方也不远,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一回生二回熟,多坐几次后,也没什么太担心了。“现在马路上这样的车少吗?人家一家子不也敢坐吗?只要开慢点,没事。”在潘集某小区门口,一位50多岁的男士说话间熟门熟路地坐上了一辆正三轮。

质疑:为何十年后正三轮卷土重来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我市于2008年11月发布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取缔正三轮机动车非法客运的通告》,同时依法对正三轮机动车进行了取缔。十年之后,有些地方的正三轮再次跟风营运。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上路行驶的正三轮都没有牌照,且驾驶员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没有驾驶执照。由于无牌,保险公司均不会给这些正三轮办理保险业务。而此类车安全系数极低,容易出事故,一旦有乘客因为乘坐了该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一项就很难获得支持。

记者手记:

就像采访中一位市民所说,生命不是几块钱,也不是几分钟,生命是自己牢记什么是安全,孰轻孰重,一定要掂量清楚。所以,不仅仅是相关部门要严查正三轮的卷土重来,市民更应该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几块钱或者是为了图方便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淮河早报、淮南网创城报道组 马南南 王玲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