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扶贫人 扶贫事 > 身残志远 致富带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身残志远 致富带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8/9 8:27: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水蛭养殖大户关廷春的脱贫致富之路
8月1日上午9时,天气闷热,在潘集区贺疃镇古路岗村一片水塘边聚集着不少村民。一场水蛭养殖互助互动观摩会,吸引了众多贫困户前来参加。

在观摩会现场,一位坐着轮椅的中年人正在给现场村民讲解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传授水蛭养殖夏季管理的关键做法。一打听,记者才知道,这位残疾人,名叫关廷春,在古路岗村是一位众所皆知的致富能人。曾经残疾而贫困的他,通过党委政府的帮扶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依靠水蛭养殖脱贫致富后,将自己的养殖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更多的群众,主动帮助乡邻共同致富。

2008年,在外打工的关廷春,被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造成腰部以下失去知觉,作为家庭支柱的他坐上了轮椅,当时子女都在上学,家庭陷入困难之中。2014年,关廷春一家6口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坐在轮椅上的他,看着家庭一贫如洗,心急如焚,决定克服一切困难重新让家庭走出困境。靠着自己曾经有养殖水蛭的经验,他开始小规模养殖水蛭。不能亲自下水塘干活,他只能观察和琢磨水蛭的生长特性,摸索经验指导妻子和孩子动手操作,水蛭养殖在本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关廷春虚心请教,苦心专研,逐步掌握了水蛭的生长特性,逐步有了养殖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在镇村干部扶贫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有养殖水蛭的经验,但苦于没有资金,镇村及时给他家落实了教育扶贫等相关扶贫措施,又给他解决了8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他扩大规模。2016年,关廷春靠养殖水蛭顺利脱贫。“2010年,我只养殖了几分地的水蛭,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养殖水蛭扩大到7亩地了,一般情况下每亩地可以达到二、三万块钱的效益。”关廷春告诉记者。

逐渐有了收益,顺利实现脱贫的关廷春,看着村里仍有不少人还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他想起了自己处于贫困阶段的困难生活,决定伸出手帮助他们。于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20户村民参与了发展水蛭养殖,目前,全村水蛭养殖已达100亩,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创收200多万元。关廷春告诉记者,“今后,只要有愿意参加养殖的,我都会无偿地把养殖经验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让大家都能得到好的收益,都能过上好的生活”。

村民关廷贵就是一个养殖水蛭的受益户,他告诉记者,2014年他开始跟关廷春学习养殖水蛭,当年就试养殖了3亩地的水蛭,从场地的选址、种苗供应、到饲养管理,他全程无偿地提供技术服务,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水蛭饲养管理难度大,他不放心每天都坐着轮椅来现场查看,指导做好一些管理措施。“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十几户养殖户都连年获得丰收,因商品质量优,再加上他帮助销售,亩收入都在20000元以上,我们养殖户个个都乐在心里,对他也是非常感激。”

坐在轮椅上的关廷春,虽然活动不便,但头脑灵活,而且喜欢琢磨。“我今年开始试着龙虾和水蛭轮作养殖,在3月份放养龙虾,5月份龙虾收获以后,立即清塘消毒放养水蛭,这样又能增加一笔收入。”关廷春一脸朴实地对记者说。他又把自己琢磨的新经验无偿地在现场观摩会上拿出来传授给在场的所有人。“从目前看,龙虾和水蛭轮作养殖是可行的,明年开春我可以帮助大家搞轮作养殖增加收益。”关廷贵当天也来参加了这个经验交流会,在听了关廷春的经验介绍后,大受启发,准备回去寻找适合养殖的水塘和低洼地,将水蛭养殖扩大到10亩以上。(通讯员 李 锐 潘士清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