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蓝天碧水净土 > 还人民群众一片碧水蓝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还人民群众一片碧水蓝天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8/6 8:46: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加快实施生态修复项目采访速记

近日,谢家集区应台孜煤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三期)项目开工仪式在望峰岗镇举行。

“望峰岗镇缘矿而建,原有大小煤矿50余家,煤炭堆场600余个,上世纪80年代,作为谢家集区最大的煤炭市场,应台孜煤场矸石加工、煤泥翻晒、洗煤选煤等各种加工活动遍地开花。伴随着整日机器轰鸣、乌烟瘴气的,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天是灰的,路是黑的,漫天飞舞的煤灰给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开工仪式现场,一位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说:“应台孜煤场过去的煤炭交易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效益,前几年还有一些群众守着‘煤山矸山’当作‘金山银山’,不愿转型,但现在看到应台孜煤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一期、二期项目完成后,这里苗木已蔚然成荫,大家才真正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也都都纷纷效仿种起树来。昔日煤污遍地、漫天扬尘的应台孜,现在不仅有了蓝天和白云,还有了绿树成荫,环境真是比以前好得太多了。”

记者在开工仪式现场了解到,应台孜煤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三期)项目计划投资352万元,栽植面积约246亩,主要栽植金桂、中山杉、栾树、大叶女贞、乌桕、白蜡等林木,同时林下栽植地被植物白三叶等,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时间为2019年2月。

据望峰岗镇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该镇联合公安、环保、执法、交通等多部门采取集中行动,持续开展煤堆场整治,打响煤堆场整治攻坚战,如今只剩下几个大的堆场并且也已经围挡覆盖。2015年,镇里申请专项资金2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应台路,过去坑坑洼洼、煤灰漫天,被当地人戏称作“搓板路”的应台路如今已变成了宽广大道。2016年,在市区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镇又先后实施了应台孜煤场生态修复和土壤污染治理两期工程,植树造林总面积约230亩,栽植各类林木21150棵。三期项目完成后,将与一、二期项目连接成片,整个应台孜煤场区域被植被覆盖,空气、土壤都将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应台孜煤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三期)项目的开工,是谢家集区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分析全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具体行动,目前,该区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实施,唐山第三煤矿、李郢孜镇煤矿和赖山第三煤矿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共270亩相继完工待验收。投入资金7000万元,实施谢一矿、李一矿、李二矿3个垃圾堆场无害化处理项目,预计9月底前完工,届时将有效解决困扰该区几十年的垃圾遗留问题。今年6月,该区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涉及总投资27.77亿元。同时,春申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绿水青山。”谢家集区主要负责同志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全区上下要按照‘稳扎稳打、分步推进’的思路,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三年算总账、年年有细账,倒排工期,盯紧抓实,一个指标一个指标、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抓好落实。要加大督察力度,常态化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严肃责任追究,严格考核问责,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以鲜明的考核导向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还人民群众一片碧水蓝天。”(记者 苏强 通讯员 柏发涛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