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扶贫人 扶贫事 > 脱贫有政策 致富靠勤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脱贫有政策 致富靠勤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19 8:15: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果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我这一家四口孤儿寡母,生活就没有奔头,天好像是塌下来一样,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家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盛夏酷暑,记者在寿县三觉镇采访时,贫困户张久银告诉记者。

张久银是寿县三觉镇陈岗村曹坊组的贫困户,40多岁,看上去精明干练。几年前,她的丈夫身患癌症,花去40万元后不幸去世,她家顿时陷入困境,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尚小,缺乏劳动力,三个孩子上学,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

市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后,把她家作为重点贫困户进行帮扶,对她家进行了“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为她家办理了4人每人每月230元的低保;县卫计委代缴每人每年新农合180元,享受到“135”和“180”健康扶贫政策;享受每月免费使用10度电;安排张久银到寿县振翔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务工,每年收入2000多元;她家养的5只羊,每只补助300元,20只鸡,每只补助10元,20只鸭子,每只补助20元;5.5亩土地,每亩地有92元的粮补;免除儿子江求新学杂费和午餐费;帮助流转10亩土地给张久银耕种增加收入;今年又得到50000元小额贷款,每年有3000元分红。

每天早晨4点,张久银早早起床,来到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把做好的100多斤千张、水豆腐装车,赶到集市上去销售,如果赶上不逢集,她就骑着三轮车走村串户叫卖。下午泡豆子、做渔网、编织虾笼。她家开的小菜园里郁郁葱葱,黄瓜、西红柿、豆角、柿子树、罗汉枣子,煞是喜人。

记者在采访张久银时,她始终没停下手中的活计,不停地编织着地笼。“我每天能编地笼50多个,每个能挣7毛钱,一天下来,也有30多元的收入。”记者夸赞她心灵手巧,她腼腆地说:“脱贫有政策,致富靠勤奋,不勤快一些是不行的。”

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干部王贵龙告诉记者:“张久银很能吃苦耐劳,人也勤快,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全靠她支撑着,现在她家能顺利脱贫,确实让我们感到佩服。”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苦尽甘来!现在,张久银的大女儿江月从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安徽省立医院工作;二女儿江丽正在学习甜点制作技艺,准备学成之后自己创业;儿子江求新正在三觉中心小学上三年级,成绩优秀。

(记者 刘银昌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