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扶贫人 扶贫事 > 蔬菜园里尽书脱贫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蔬菜园里尽书脱贫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17 8:50: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每天清晨4时整,孔双祥就早早地起床,来到他心爱的蔬菜园地起菜,一个小时后,一大堆大葱、辣椒、茄子、西红柿、空心菜、香瓜堆在院中。然后,他和老伴权军良快速把蔬菜摘干净,用三轮车拉到大塘清洗干净,稍事露水露一露后,把新鲜可人、碧翠欲滴的蔬菜拉到街上去出售。由于他的蔬菜干净、爽目、新鲜、价格公道,很快就销售一空。

“可别小看这个一亩地的小菜园,他可是我家脱贫的宝贝。我们农村人种菜不叫种菜,叫兴菜园子,菜园子兴了,我家才兴旺。但是很辛苦,不勤劳就不能致富,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了。”孔双祥告诉记者。

孔双祥是寿县三觉镇陈岗村陈岗组的贫困户,享受的扶贫政策是国家标准, 2014年建档立卡。市民委驻寿县三觉镇陈岗村扶贫工作队入驻以后,对他家进行了“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2016年寿县卫计委为他家老两口每人代缴新农合150元,2017年每人代缴180元,享受到“135”和“180”健康扶贫政策;他家的3.06亩地经过土地流转,每年有2100元的收益,每亩地每年粮食补贴92元,又可收入270多元;家里饲养了20只鸡,每只补助10元;1亩蔬菜地,每年补助4000元;每年享受到扶贫发展资金50000元小额贷款,有3000元收益。

“2014年底,我家就顺利稳定脱贫了。如今,在致富的道路上,我越来越有信心了。”孔双祥说着,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脱贫证书,记者看到上书“孔双祥:您通过政府扶持和个人积极努力,经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你户在2014年实现了稳定脱贫,特发此证。寿县扶贫开发领导组。2015年1月12日。”

“现在的扶贫政策很温暖人心,我常年患有高血压症,稍有不舒服,一打电话,我们村卫生室负责人梁维东就很快来到我家给我看病。还给我配备了村卫生室签约医生徐文成定期上门服务。”孔双祥说。

三觉镇中心小学老师张善应是孔双祥脱贫责任人,他告诉记者:“孔双祥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不是在门口晒着太阳等扶贫的人。所以,他家能很快脱贫,这在他们村都很有代表性。”

采访结束时,孔双祥领着记者参观他家的菜园,记者看到菜地里有生姜、大葱、辣椒、茄子、西红柿、空心菜、芹菜、香菜、黄瓜、丝瓜。“我正在搭建简易大棚,准备再建两个小型的蔬菜大棚,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我也要把我的小产业做大,把贫困户的帽子甩得远远的!”孔双祥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 刘银昌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