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营商环境优化年 >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6/6 9:11: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市政府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围绕今年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市城乡规划局积极响应、认真贯彻相关要求,通过研究讨论,拟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举措,以减少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一、进一步加强窗口建设

在规划方案的审批方面,做到当日收件,当日审查,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当日一次性告知,符合申请条件的报局规划业务会议审定。局规划业务会每周四下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定时召开,会议纪要及时下发,行政审批服务科按照会议意见办理。重大规划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的审批,按规定程序呈报市规划委员会审定。

在规划行政许可(一书两证)办理方面,建设单位其资料报送完备后,窗口经办人员当日填写审查意见报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审核,科长审核无误的在2日内签批,办理时限限定为3个工作日(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通过规划审批集体研究,规划许可高效办结,将办理时限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 

二、相关具体举措

加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是落脚点,与之伴随的是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内容。要求窗口及各科室、分局更加积极主动服务项目,主动告知规划报建流程、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对前期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初审意见和建议,减少规划设计方案修改次数。

精简办事材料。通过梳理办事指南,精简了办事所需材料。如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取消了规划许可阶段所需环保批复材料。同时,参考相关发达地市做法,针对建设项目类型,拟试行按告知承诺制和审批制项目分类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一步提升规划许可效能。

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要求把培养创新意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开展工作,积极创新。如近期针对控规编制、调整工作突破创新不够,指导性、创新性措施少等情况,起草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问题的意见报市规划委员会研究并实施,提高控规编制审批效率。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信息共享互认。从建设工程项目报批全局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与相关单位加强协同合作、信息共享,落实互认机制。如近期与国土、房产等部门密切配合,牵头起草《淮南市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成果目录及副本汇交规定》和《淮南市建设项目联合测绘工作实施方案》,报市政府研究并施行。

积极落实改革要求。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已下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今年在试点地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减至120个工作日,明年上半年在全国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下一步,通过全国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可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的目标。市规划局也将从现在起,进一步考虑探索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流程和材料,配合相关单位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相关改革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市规划局将通过对自身营商环境存在问题的整治,为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鲁金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