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家谈 > 建章立制促创建 移风易俗树新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建章立制促创建 移风易俗树新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5/18 9:08: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每每进城看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公园、街道、公共场所都羡慕至极啧啧称赞,而看到脏乱差的环卫死角则掩鼻而过深感痛心。环卫工人休息时,我常凑近他们,和他们促膝谈心,询问他们工作情况和薪水报酬。我为环卫工人点赞,感谢他们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作出的贡献。

漫步街头时,看到行人对环保截然不同做法,给我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大多人们养成垃圾进桶,垃圾不落地的良好习惯。个别孩童乱扔垃圾因年幼无知尚可原谅,少许成人在大庭广众下乱丢垃圾则引来众人的鄙视目光。生态环境只有靠人人治理、法律约束、道德规范,才能呈现蓝天绿地水秀山青的靓丽生态环境。

我家住农村,昔日的优良生态环境逐渐消退,垃圾包围村庄,田野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化肥农药施用过量,鱼虾濒临灭亡,往昔瓢水碗虾空手逮鱼的粮茂鱼丰景象已不复存在。当我陷入扼腕叹息迷茫无助的困境中,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打好蓝天保卫战,将生态环境的治理提高到人类生存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我豁然开朗阴霾顿扫,我对生态环境治理欣喜若狂。

我的家乡像城里一样投放垃圾桶配备环卫工人是从2017年开始的,广大农民对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拍手称快。一堆堆存放多年的垃圾不见了,污水沟改造成清水塘,旱厕改水厕正在进行中。穿着黄马甲的环卫工人穿行在村庄公路上打扫卫生捡拾垃圾,乡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洁净舒心的日子,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每当环卫工人到我家清理垃圾,我都拿烟敬茶,投以敬佩的眼光。村民主动将垃圾投放垃圾桶,村村讲卫生,户户比洁净渐成风气。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知识、政策家喻户晓。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综合治理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奖惩。市县做到每年有检查,乡镇每季度一查,村、街道每月一次检查。检查结果按分数张榜公示,靠前名次奖励,靠后名次问责,使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轰轰烈烈扎实有序。

随着我市城乡环保全覆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提高,美丽淮南定会傲然绽放神州大地。(马多荣)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