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力 “美丽经济”花开四季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力 “美丽经济”花开四季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5/11 9:20: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了“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推动全区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力 “美丽经济”花开四季

5月初,八公山风景区地质博物馆内,一群来自合肥的初中学生驻足蝴蝶标本展前,仔细欣赏每种蝴蝶的不同形态,认真讨论科普知识。“景区举办的世界名蝶展、昆虫科普知识介绍等活动很有新意,让学生们在游玩中学到了新知识。”带队的王老师告诉记者,随着景区的发展建设、不同主题活动的举办,“这里越来越有吸引力了,今后我们还会带更多朋友来这里游玩。”

2017年,八公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同比增长97%;景区总收入256万元,同比增长75%。今年1至4月,景区接待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景区收入118万元,同比增长57%……八公山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激活了“美丽经济”。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八公山区坚持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模式和旅游业态,不断做大供给总量,做精供给质量,做优供给结构,构建了“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效提升了旅游业整体品质和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项目牵引:完善服务提升内涵

“过去,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缺乏管理,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八公山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投入,对景区进行硬件提升,建成了南塘湖至八公山风景区道路改扩建工程、景区东大门汉阙广场、青龙山生态停车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观赏体验。

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为了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提升风景区内涵,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该区加强通盘设计、硬件互联、内涵提升,推进了淮南子文化园——八公山地质博物馆整体提升、汉淮南王宫改造、八公山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箭谷景区提升等一批旅游项目落地完工。

精准营销:塑品牌聚人气

2017年12月31日,以“拥抱大自然,相约八公山”为主题的半程马拉松赛在八公山风景区环山路进行,吸引了省内外近5000名马拉松选手参与,参赛者们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感受到八公山的魅力;2018年2月16日至3月4日,八公山风景区举办了首届新春文化庙会,民俗特色精品节目汇演、“财神降福”、民俗巡游、五福临门、祈福法会等特色活动让前来观光的游客流连忘返……2017年以来,八公山区举办了20余项节庆活动,其中“八公山半程马拉松”位列元旦假期安徽旅游热点事件第一名。

为打响八公山旅游品牌,八公山风景区根据自身地域特征,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抓住关键时间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旅游营销活动,不断以文旅活动聚集人气,提升了八公山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我们重点计划开展夏季灯光艺术节、秋季嘉年华、寒暑假主题研学旅行、八公山半程马拉松等品牌活动20余场,努力实现八公山旅游‘四季开花’。”八公山风景区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将重点整合八公山文化、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豆腐文化等资源,积极打造淮南子生态养生游、白塔寺祈福游、农事节庆游等精品文化主题游,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培育业态:添活力促发展

每到春季,走进八公山风景区,道路两旁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开遍山野,八公山下一片花的世界。这幅青山郭外斜、层峦叠锦绣的田园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推动了当地民宿、农家乐等市场的发展,也为八公山区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做好‘旅游+’文章,才能让游客来到八公山留得住、住得下、玩得好。”八公山区充分挖掘“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积极推动旅游业与三大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

推进“旅游+文化”,拓展景区内涵外延。该区以文旅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挖掘淮南子、楚汉等文化资源,策划打造了南塘湖度假区、“九三二二”特色街区、探索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档升级。

推进“旅游+互联网”,强化营销推介。该区与携程、途牛旅游等7家网络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在各大旅行社开辟旅游直通车,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持续提升八公山旅游品牌影响力。

推进“旅游+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围绕环景区旅游观光带建设,重点打造林场村“画里人家”乡村游、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风情游、废弃工矿企业遗迹游、自然生态健康游、古生物化石研学游等,使这些依山傍水的村落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推动下焕发生机和活力。

推进“旅游+节庆”,不断丰富旅游元素。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让各类传统节假日的休闲娱乐融入到景区的正常活动当中,努力把八公山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石成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