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法治淮南 司法行政 > 扶志加扶智 合力拔穷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扶志加扶智 合力拔穷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3/12 9:42: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初春时节,驱车进入毛集实验区毛集镇张王村,草长莺飞,生机盎然,村组道路上贫困户张传永正在认真地清扫生活垃圾。“村里照顾我是贫困户,让我干保洁员的工作,我就要干好,把卫生弄干净,让村民满意!”

“我家属得了障碍性贫血病好几年了,不能干劳力活。前几年两个孩子小,家里生活负担重。”扫完一个路段,50出头的张传永告诉我们,自从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后,工作队员经常到他家与他交心谈话,帮他树立了脱贫信心。

“正好2017年,为加强乡村文明,我们在贫困户群体中建立了一支农村保洁队伍,专门维护村级卫生,每月付给保洁员工资,做到垃圾治理与精准扶贫两不误。”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与张传永商量问他是否愿意干这份工作。

“当了贫困户,咱不能一直贫困下去,能干咱就干,没志气啥时候也脱不了贫!”面对工作队员的询问,张传永底气十足地回答,他信心满满地担负起了村庄部分道路的保洁工作。

“我现在种三茬农作物,每个月干保洁员领300元工资,两个孩子参加技能培训后也到上海务工挣钱了,全家人一年收入有四、五万元。”2017年,他摘了穷帽,脱了贫。

张王村位于沿淮行洪区,基础差、底子弱,贫困户基本都是因病、因残、缺劳力致贫。“我们只有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才能真正帮助群众拔掉穷根子。”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结合张王村实际,深入走访调研后,与镇村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思路。

在新修缮的张王村村部宽敞院落里,贫困户刘芹贤正与村民们拉着家常,“我儿子被村里推荐到附近的电子公司干活,拿计件工资,一个月最少能挣2000多。”谈到2017年家里生活的变化,她高兴不已。

“村里新建成两座6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和一座30kw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能增收十多万。”说起村里的发展喜事,她与几位村民更是讨论得热火朝天,她们说,村里有6户贫困户安装了户用光伏电站,10户贫困户集中建成了30kw光伏电站,每年每户能增加3000元左右收入。“我们村还新修了两条生产道路,建了一座涵管路桥。”最让村民们开心的是,村里在道路两旁新安装了33座光伏路灯,一到晚上全村都亮了,再也不用走黑路。

位于淮河岸边的张王村,有种植的优势,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就联系相关单位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村民知识技能,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村里有劳动力的年轻贫困户,找不到就业门路,经推荐参加相关培训后赴经济发达地区经商务工,工资收入客观;有5名贫困户被聘用在村里从事保洁员工作……通过当地政府和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张王村变了模样,道路通畅、村容整洁、作物丰产,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也激发了,正朝着既定的小康目标奔跑而去。

“扶贫是个硬任务。我们将与区、镇、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决不让张王村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有一户一人掉队!”近日,在接过毛集实验区赠送的一面写有“帮扶结对动真情,扶贫济困暖人心”的锦旗时,市司法局负责同志语气坚定地表示。

(记者 何婷婷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