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新春新举措 > 大通区:聚力高质量发展 奋楫笃行开新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大通区:聚力高质量发展 奋楫笃行开新局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2/27 9:25: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面对经济新常态,志君钻探机具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大通工业新区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推动乐森黑马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收购企业,年新增产值7000万元,实现税收1200万元。“2017年,园区优化整合企业资源16家,盘活了‘僵尸’企业,释放了土地、厂房资源利用效能。”大通工业新区负责人说。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大通区将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开启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大通建设新局面。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坚决破除无效供给,下大力气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一批僵尸企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年力争组织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大力培育新动能,全力推进实施35项重大工程,重点发展壮大以富华服饰为主体的智能服装加工产业、以新欣医药为龙头的医药物流产业和以昆山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主导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坚持以打造百亿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为奋斗目标,全年力争新增园区扩容面积300亩以上,入园企业10家以上,完成重大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巩固扩大有效投入,全年力争实施各类项目47个;重点推进总投资规模55.1亿元的14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4.85亿元。坚守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在扶智与扶志上做文章,强化考核评估和奖惩兑现,确保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275户贫困户全部高标准脱贫。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用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坚持城乡一体,推动协调均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农业产业化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科技推广提升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开放带动,打造开放发展高地。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带队外出招商制度,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全年力争引进内资增长10%以上,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坚持共建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和救助保障等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