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 蓝天绿树掩映田园新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蓝天绿树掩映田园新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12/27 9:29: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伴随这条道路快一辈子了,每天都要从这经过。以前路面柴垛臭水随处可见,现在整个路面看不见暴露垃圾,也没有卫生死角,咱老百姓打心底里感到高兴!”12月22日,记者到毛集实验区毛集镇梁庵村采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83岁的梁仁伍老大爷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

梁大爷说的这条道路连接梁庵村梁楼自然庄210户人家。过去,这里生活垃圾全部采用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存在安全隐患。从4月初开始,以清除垃圾、清理杂物、清洁水体、绿化乡村、美化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两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风暴”在广大农村全面“刮起”后,毛集镇党委政府认识到,改善人居环境不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措施,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迫切需求,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建起18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点,使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公平。

“群众盼望的,再难也要干!”在毛集镇河西社区,记者看到蓝天绿树掩映中的田园新村展现在眼前。河西社区是安徽省级第一批美好乡村示范村之一,基本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渠道净化”的目标。在五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户马文彬家,记者发现庭院整洁,花草馨香,并且使用上了自来水。马文彬告诉记者,村里配备了专职“路长”和保洁员,实行全日保洁,对于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真正做到了“垃圾收运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

颍凤河和丁家沟是毛集镇的两条主要河流,辖区内总长度达8000余米。过去由于周边居民密集,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河水曾一度受到污染,水面漂浮物屡见不鲜,臭气熏天。自从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之后,该镇“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另一方面投入620多万元实施河道环境治理工程,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河”,如今呈现眼前的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秀的优美风光。

“关键是环境治理的机制、管理和技术三项创新,特别是管理和作业分开,实施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花最合理的钱,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服务。”毛集镇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三项创新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成功助推毛集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四连冠”。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