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村里养的山鸡全部卖完了,大棚蔬菜年收入增加了4万元,感谢扶贫工作队的帮助”。11月17日,记者在寿县迎河镇大台村采访时,村民周汝勤谈到自己家的脱贫情况时动情地告诉记者。
每天清晨,周汝勤老两口在养鸡场起床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给山鸡喂食、喂水、清扫鸡舍,将鸡粪收集好,集中堆放。一切完毕之后,两人回家担水浇菜园,拔点新鲜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外,赶到集市上贩卖。
周汝勤老两口年逾七旬,均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吃药治疗,目前享受健康扶贫“351”、“180”政策,看病基本上不花钱。现在在扶贫项目山鸡养殖场进行看护养殖,月工资2400元。一开始的时候,山鸡苗野性大,难饲养,存活率较低,老两口面对大批死亡的鸡苗而落泪,小鸡逐渐长大,存活率才渐渐提高。山鸡9月份出栏,市旅游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方联系,拉动自驾游俱乐部、后备箱工程俱乐部等到村里购买,10月初便销售一空。
大台村有1368户5827人,其中贫困人口319户676人。扶贫工作队入驻伊始,就坚持“三个一定”,制定帮扶措施,基础情况一定摸清,分析贫困户年龄结构和致贫原因,制作了包含贫困户基础资料、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取得成效等一系列类目的电子文档,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入户走访一定常态,对照贫困户基础信息,分时段分片区对贫困户进行走访,在保证贫困户全部走访一次的同时,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经常走访;帮扶措施一定有效,强化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实施产业扶贫进行山鸡养殖,投资28万元左右,带动27户贫困户脱贫;实施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贫困户;建设村级60千瓦光伏发电站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20户;户级光伏发电站每户安装3千瓦光伏发电设施,使20户增收;建大台村沛河集农贸市场带动贫困户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级水泥路5条;实施就业扶贫,劳务输出,安排务工,技能培训。
2016年起,扶贫工作队引进七彩山鸡养殖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共计21.4万元用于养鸡场建设。今年5月,工作队为大台村投入5万元购置2批山鸡鸡苗3000只,其中尝试性给予坝拐村民组王永贤20只鸡苗用于分户散养,其余鸡苗均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养殖,与淮南摩尔庄园公司签订包销协议,并带动周边肖严村、大店村共同开展山鸡养殖,形成一定的山鸡养殖规模,今年大台村山鸡养殖年总收入达11万元。
“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我家生活才一点点好起来,渐渐手上有了余钱,今年申请了危房改造基金,我打算把家里的住房维修一下。”贫困户陈少云高兴地告诉记者。陈少云母亲老迈,夫妻两人育有两子一女,均在上学,家庭地亩较少,二轮承包时只有一人承包田亩。工作队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多次慰问,为其送去粮油和衣服等物品,坚定其脱贫致富的信心,采取帮扶措施,帮助其流转土地11亩,鱼塘10亩,提供农技服务增加产量,年增加收入3万余元。每天早上陈少云早早地起床赶到鱼塘,打捞上新鲜的鱼到集市上贩卖,妻子在家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之后赶到田里忙农活,流转了土地和鱼塘后,老陈一家有了生活的动力。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宋云霞告诉记者,从集体经济现状考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开展调研,准备引入神户黑牛养殖计划,进一步加强基层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为大台村精准脱贫增强动力。
(记者 刘银昌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