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人才风采 > 高空大气的探秘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高空大气的探秘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10/31 9:13: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王勇是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引进的大气探测领域资深技术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院平台企业安徽珂祯大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在雷达探测、高空气球探空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级项目,拥有发明专利授权4项,制订国家标准1项,曾获中科院青年突击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子午工程建设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锲而不舍科研路 持之以恒攻难关

自1982年在中科院大气所正式开始技术研发工作以来,王勇在前期客观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扎实和勤奋,用锲而不舍的攻坚克难精神解决了多项仪器设备开发方面的技术难题,成为大气探测领域十分稀缺的技术专家。

“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时期投资建设的一个能够在地面持续运行的、综合性的、跨区域的大型空间环境观测网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主管设计师,王勇主持国家子午工程一期MST雷达的项目实施,完成了MST雷达设计及技术研发、项目组织与管理,通过了子午工程总系统联合测试、工程验收和国家验收,性能指标与国际前沿科学设备处于同一水平,为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高空气球又称高空科学气球,是指在平流层飞行的无动力浮空器,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进行高空科学观测或实验的一种运载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线、红外天文、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地面遥感、高空物理、生理、微重力实验等方面的研究。王勇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攻关和积累,研发了0~40km大气探测的高空气球平台(1~5万m3高空气球),自主研制探空仪、气囊伞及释放装置;在国内首次成功发放和回收3000立方米特种材料制作的超压平流层气球,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研制了基于系留气艇的多通道CO2垂直探空采样系统和CO2高空气球探测,获取了我国首次0~16km的CO2垂直分布廓线。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助推淮南转型升级

近年来,王勇开始兼任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职务。他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特长,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珂祯大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科研团队的核心技术产业化。

在王勇的主持下,公司建立了高空气球生产线、高空气球院士工作站,重点发展万立方米级高空飞艇、常规系留汽艇和探空气球,已形成设计、生产、施放、回收的完整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在探空火箭、臭氧探空仪、能见度仪、全天空成像仪、自动气象站等专业仪器领域拓展市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此外,王勇十分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先后联络引进中科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技术专家4人,为研究院产业平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实现了研究院产业平台高速发展,为淮南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推动力。

(记者 李东华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