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典型案例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着力完善案例征集机制,壮大以案释法队伍,拓宽案例宣讲平台,为群众熟悉了解执法司法活动、提高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建立以案释法案例库,实行案例征集收录制度,要求各司法、执法部门及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每年筛选发布5件以上社会关注度高、教育意义典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汇编形成门类齐全、动态增长的全市以案释法案例库。同时,壮大以案释法宣讲队伍,依托普法讲师团、具有专业知识的普法志愿者和相关执法人员建立多层次以案释法宣传团,共约350余人。全市法院增设庭审教育环节,就案情及法律适用进行解释评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结合执法办案,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组织律师为城乡居民讲解评析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案例。此外,拓宽以案释法传播平台,开播《法约淮南》电视普法栏目,全市9家司法行政网站和淮南普法网开辟以案说法专栏,利用47个法治类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案例评析,600余个法制学校(讲堂)定期举办法治讲座。仅今年以来,全市组织1000余人次参与旁听庭审,通过网站、微博推送典型案例评析100余篇次,开展了法治讲座100余场次,切实提升了普法实效。
(通讯员 朱永乐 记者 何婷婷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