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线出击 > 这段机动车道路面何时改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这段机动车道路面何时改造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31 6:13: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积水覆盖青苔丛生 路面湿滑通行困难
这段机动车道路面何时改造

在洞山西路南侧东华鑫城小区门前有一段机动车道,多年来,这段路面一直被积水覆盖,不仅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而且因青苔丛生,路面湿滑不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居民对此怨言颇多。他们纷纷致电淮河早报、淮南网,希望有关部门对此给予关注。接报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随即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走访。

道路积水 青苔丛生 路面湿滑

在居民的指引下,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驱车来到洞山西路望峰岗段,在东华鑫城大门前找到了这段“湿滑”的机动车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这段被积水覆盖的路面大约有几十米,位于道路南侧,紧挨着一片景观绿化带,积水似乎从大门前的高坡蜿蜒而下,不仅流到了机动车道上,就连大门前的停车场也满布着积水和水印。在积水覆盖的路面,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发现这里青苔丛生,就连停车场的水印处也留有青苔风干的痕迹。因青苔湿滑,走在这样的路面上确实有滑倒的危险。

东华鑫城的居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这段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已经有好几年了,一直就没有干净过。“晴天是‘小水沟’,雨水是‘深水沟’,不仅行人从旁边经过需绕道而行,就是车辆也得小心避让,不然不是溅得别人一身污水,就是弄得自己一身污水。”居民们说,除了积水不下影响出行外,青苔丛生也致使路面湿滑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因这段路面是通往大门的必经之路,许多居民进出小区都要从此经过,不管走路还是骑自行车,都要小心避让路面上的青苔。尤其是晚上,灯光昏暗,看不清路面状况,因为踩到青苔而滑倒的人就有不少。”居民们无奈地说道。

机动车道变窄 人行道中途“截断”

采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还发现,洞山西路原先是双向三车道,可到了这段路面由西向东方向却变成了两车道,机动车道突然变窄不说,人行道、慢车道在这里也被生生“截断”,变成了小区门前的景观绿化带。不仅影响了洞山西路的整体路况,也给附近居民的行走带来不便。因为没有人行道和慢车道,居民们要么绕行到绿化带后边通行,要么走在机动车道上,不仅不方便,而且还给自身以及其它通行的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居民们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这处安全隐患到了冬季更是危险,因为路面积水不下,这段路面经常结冰,车辆不敢靠右行驶,直接把两车道变窄成一车道,给道路的通畅带来了压力;骑车者也不敢在冰面上骑行,只得与机动车争道,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路人更是得小心万分,因为滑倒的危险随处存在。

居民:安全隐患存在却无人整治

采访中,东华鑫城居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这段路面存在的积水不下、没有人行道等问题已有好几年,他们也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一直没有人来过问此事,导致这些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也不知是何原因,这条路上的积水就一直存在。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采访结束时,居民们迫切地盼望此事能得到一个说法。

部门:因拆迁未到位造成隐患

带着居民的疑问,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找到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管科以及12319城建热线。据介绍,东华鑫城门前的这段路面是当时洞山西路改造时遗留下来的问题。洞山西路的改造工程在当时来说标准还是比较高的,机动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以及绿化带都是配备齐全的。可修到东华鑫城门前这段路面时,却因为当时拆迁没有到位,无法修慢车道和人行道,才导致了慢车道和人行道到这里被“截断”。目前,从这里一直到望峰岗都还存在着拆迁问题,所以没有办法修人行道和慢车道,等整条路全部拆迁完毕,他们才会对洞山西路进行完善改造。

至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提到的积水问题,他们之前也检查过,是山体水流渗漏所致,因这处路面比较低洼,所以水流都汇聚此处。针对这个问题,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通过增设雨水收集井和部分排水井来临时解决此问题。待整条路进行改造时,会彻底解决积水问题。

(记者 柏雪 马南南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