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精准发力,奏响脱贫交响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精准发力,奏响脱贫交响曲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23 8:47: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坚持精准施策补短板,“十大工程”促脱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精准发力,奏响脱贫交响曲

郑礼龙是大通区孔店乡欢灯村贫困户,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他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利用光伏扶贫项目,2016年成功实现脱贫梦想。这一年,他家盖了两间新房,加上原有的两间房屋,四周拉上围墙,筑起一个温暖的小院落。

大通区现有贫困户561户,贫困人口782人,今年计划出列313户、445人。该区坚持精准发力补短板,“十大工程”促脱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突出问题导向,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大通区在认识上再提高、再升温,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

在精准识别上发力,加强扶贫人口动态管理,排出需要清退人员50户、94人,整户识别41户、97人,贫困人口补录6户7人;认真开展数据清洗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设计“十项核查”摸底表,针对所有贫困户开展入户核查工作,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在强化措施上发力,出台《大通区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方案》,明确产业补助标准、补助清单和具体操作办法,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大资产受益项目实施进度,窑河渔场“渔光互补”项目今年上半年51万元受益资金打卡发放到贫困户;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和光伏项目实施力度,完成交通银行与160户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对接工作;完善扶贫项目库,对5个贫困村全面开展项目摸排和编制工作,非贫困村也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和上报。

在精准帮扶上发力,按照每个帮扶人不超过3户的要求,新增帮扶单位11家,调整和新增帮扶联系人83人,副科级以上工作人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实行扶贫专干专职化管理,招聘了22个村级扶贫专干,经系统培训于7月全部上岗到位;强化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和管理,并向17个非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对749户贫困户全部入户走访,梳理了政策落实、扶贫手册填写、帮扶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等基础信息,实现帮扶对象精准、帮扶责任人精准。

实施“十大工程”,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该区突出精准施策,精心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将扶贫资金入股窑河渔场“渔光互补”项目,年收益102万元;引导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初步形成了河沿村千亩草莓基地、柿元村千亩蔬菜草莓基地、欢灯村1500亩草莓生产基地、胡拐村400亩水生蔬菜基地和安塘村5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实施就业脱贫工程,对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就业帮扶率达100%,通过跟踪服务使已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实施智力扶贫工程,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96名,学前教育、高中、中职学生全部享受贫困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生全面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在读贫困家庭大学生全部享受贫困资助,为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纳入低保和五保保障贫困户的保障资金已足额发放到位,低保贫困户和五保贫困户享受的每月10元电费补贴发放到位。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在省市“两免两降五提高”的基础上,将降门槛费调整为免门槛费,增加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由300元提高到600元),实行“三免一降六提高”;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有偿签约完成539户840人,完成率100%;贫困人口高血压规范管理99人,II型糖尿病累计规范管理32人,全面完成电子健康档案,进入新农合报销系统。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投入资金1700万元为孔店乡清淤河沟35条、扩挖塘坝102口、新建水闸6处;争取上级资金2200万元,实施孔店一、二、三站技术改造工程;投入3070万元为孔店乡实施农村道路建设19.264公里,其中为5个贫困村新建8条村级道路共计7.447公里,现已全部开工;投入200多万元,对148户贫困户房屋进行维修和88户贫困户房屋进行重建,已全面完工。实施金融扶贫工程,160户户均3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由交通银行完成相关手续办理,信贷资金投入到在大通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建设的800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参加收益分红;从区乡两级遴选了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市级龙头企业,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入股分红提供支撑。实施社会扶贫工程情况,动员区属重点企业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赴孔店乡开展对口帮扶贫困村活动,并建立了对口帮扶联系制度,为精准脱贫开辟新途径。

(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