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精准发力力倍增 多轮驱动求突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精准发力力倍增 多轮驱动求突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17 8:53: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纪实

和大多数喜获丰收的村民一样,连日来,凤台县桂集镇童徐村贫困户童敬亮一家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童敬亮是该村2016年3月7日建档立卡的扶贫户,患有急性血小板减少症,母亲也患病,几年来花费十几万元,成为因病致贫户。2016年4月,县里为他家安装了光伏发电站,每月有了稳定的增收。在今年4月他与人合伙承包了50亩低洼地,种植了莲藕,进行鱼藕混养,8月底即可收获。莲藕每亩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黑鱼收入15万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人能分得10多万元利润,可一举拔掉“穷根”。每天望着喜人的莲藕,童敬亮逢人便说,党和国家政策好,给贫困户很多政策,远离贫困还需自身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尽快脱贫,经过多方调研,凤台县输血造血并重,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光伏安装、财产保险、免交新农合、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发展种养业、推荐就业等多种有效措施,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了4713户、10583人脱贫,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1.8%,21个贫困村成功出列,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16年,凤台县共有贫困村38个,贫困户5554户、12695人,贫困发生率为2.57%。该县通过帮扶人进村入户走访,进一步核查贫困户致贫原因,为制定帮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机制,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的领导格局;全程负责精准识别、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统筹协调等重点环节,将扶贫对象脱贫增收作为乡镇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压力和责任的层层传导。

探索建立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模式,确定了11家市直单位、58家县直单位定点帮扶,择优选派38名青年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实行专职培训、长期驻村,帮助贫困村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带动贫困户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坚持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县扶贫办联合工商联、凤台农行,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成功对接38家民营企业“一对一”帮扶重点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途径,实现了精准扶贫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该县稳步推进38个重点贫困村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万余元的收入;扎实推进2485座户级光伏电建设,实现了农户“增收益”与银行“降风险”的双重保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75.4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编印了《凤台县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实现由“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转变,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路子。深入挖掘行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资源相对丰富的“小而精”项目潜力,涌现出了钱庙乡“公司+农户”的稻草绳订单加工模式、朱马店镇地方名小吃——“朱马店羊肉汤”带动育肥羊养殖模式、“扶贫办+公司+贫困户”牲畜代养模式等一批先进经验,有效解决了因缺资金、少门路、没技能等原因造成的贫困。

该县财政投入190.4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新农合保险,建立健康档案7572份,发放医疗服务证12695张,贫困人口住院患者享受综合医保190人次,共补偿128.84万元。截至目前,该县发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各类补助、资助16429人次、1293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对186名中职、高职以及大学生发放教育帮扶资金55.8万元。县财政出资320万元为全县所有农户购买每人40元的民生保险,对全县建档立卡2672户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给予授信579户,金额1389万元,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439笔、1477万元。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明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