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纪实
和大多数喜获丰收的村民一样,连日来,凤台县桂集镇童徐村贫困户童敬亮一家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童敬亮是该村2016年3月7日建档立卡的扶贫户,患有急性血小板减少症,母亲也患病,几年来花费十几万元,成为因病致贫户。2016年4月,县里为他家安装了光伏发电站,每月有了稳定的增收。在今年4月他与人合伙承包了50亩低洼地,种植了莲藕,进行鱼藕混养,8月底即可收获。莲藕每亩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黑鱼收入15万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人能分得10多万元利润,可一举拔掉“穷根”。每天望着喜人的莲藕,童敬亮逢人便说,党和国家政策好,给贫困户很多政策,远离贫困还需自身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尽快脱贫,经过多方调研,凤台县输血造血并重,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光伏安装、财产保险、免交新农合、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发展种养业、推荐就业等多种有效措施,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了4713户、10583人脱贫,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1.8%,21个贫困村成功出列,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16年,凤台县共有贫困村38个,贫困户5554户、12695人,贫困发生率为2.57%。该县通过帮扶人进村入户走访,进一步核查贫困户致贫原因,为制定帮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机制,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的领导格局;全程负责精准识别、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统筹协调等重点环节,将扶贫对象脱贫增收作为乡镇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压力和责任的层层传导。
探索建立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模式,确定了11家市直单位、58家县直单位定点帮扶,择优选派38名青年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实行专职培训、长期驻村,帮助贫困村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带动贫困户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坚持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县扶贫办联合工商联、凤台农行,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成功对接38家民营企业“一对一”帮扶重点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途径,实现了精准扶贫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该县稳步推进38个重点贫困村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万余元的收入;扎实推进2485座户级光伏电建设,实现了农户“增收益”与银行“降风险”的双重保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75.4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编印了《凤台县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实现由“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转变,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路子。深入挖掘行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资源相对丰富的“小而精”项目潜力,涌现出了钱庙乡“公司+农户”的稻草绳订单加工模式、朱马店镇地方名小吃——“朱马店羊肉汤”带动育肥羊养殖模式、“扶贫办+公司+贫困户”牲畜代养模式等一批先进经验,有效解决了因缺资金、少门路、没技能等原因造成的贫困。
该县财政投入190.4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新农合保险,建立健康档案7572份,发放医疗服务证12695张,贫困人口住院患者享受综合医保190人次,共补偿128.84万元。截至目前,该县发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各类补助、资助16429人次、1293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对186名中职、高职以及大学生发放教育帮扶资金55.8万元。县财政出资320万元为全县所有农户购买每人40元的民生保险,对全县建档立卡2672户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给予授信579户,金额1389万元,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439笔、1477万元。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