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扶贫政策,给了我早日脱贫的信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扶贫政策,给了我早日脱贫的信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10 9:44: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清晨6点多钟,柏光红踏着晨曦,来到自家水稻田里,查看秧苗的长势,看看稻田四下里有没有跑水。随后,他下地除草。一个小时后,他背着草回到家,把草分发到羊圈和鸡圈。

他说,一会儿吃过饭,他还要到合肥看病。

“没有扶贫政策,我早就不在世了!”说到脱贫一事,柏光红禁不住留下了热泪,“我现在重病缠身,不能干重体力活,成了家庭的累赘和负担,幸亏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才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感觉到生活有希望了。”

柏光红是寿县三觉镇陈岗村北洼组的村民,回族。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是街道低保户。2013年,柏光红查出患有尿毒症,急需换肾。由于无法等到合适的肾源,加之肾源很贵,在漫长的等待中,他的父亲柏长富做出了抉择,捐肾救子。

现在,为了抗排异,他每周都要到合肥安医去检查一次,做一次透析,再购买一些抗排异的药物。来回的交通费和每年的药费在30000多元,这对于一个生活举步维艰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实行“351”“180”健康扶贫政策后,他自己只需掏2000元。

记者在他家的后院看到他养了40多只羊,100多只鸡。他告诉记者:“现在政府给我每只羊补贴300元,按照最高标准补助了6000元。办理了50000元无息小额贷款,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已经到位。水稻也能收入1600元。低保户每人每月还能领到230元。县卫计委也把我家的新农合代缴了。妻子朱运敏到村里的养殖场参加产业带动务工,每小时能挣12元。”

这时,他的妻子朱运敏拿着一沓医药发票,急匆匆赶来,向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党总支副书记程永阔诉苦,说是镇民政办有他家的贫困户信息,镇卫生院没有他家的信息,只能查到“柏光宏”,和“柏光红”的名字不符,不给报销。听到此处,他的父亲柏长富顿时泪水涟涟:“我儿就指望报销这两个钱到合肥复查,这可咋办?”程永阔连忙安慰说,下午就安排人员到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再到卫生院进行核查,一定给他办理好,不能因为这点差错影响了柏光红看病。

市民委驻陈岗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委在对贫困户的帮扶中,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家庭的关爱,像柏光红这样的少数民族家庭情况特殊。“我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家发展产业,自主脱贫。他家被村里列为2017年拟脱贫户,从现在的帮扶情况看,今年脱贫不成问题。”

“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有信心今年脱贫致富,为我们回族兄弟的贫困户做个榜样!”采访结束时,柏光红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