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好“风景”带来好日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好“风景”带来好日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9 9:37: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入夏以来,寿县安丰塘镇的旅游因为“稻田画”火了一把。当你登上千年安丰塘畔的观景台上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在安丰塘水库北堤广袤的田野上,带有“楚都”、“寿县古城门”、“天下第一塘”、“芍陂亭”、“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等文字和图案的稻田画,色彩艳丽、美轮美奂,吸引了不少游客游览参观。

古塘新景,创意引爆旅游兴奋点

在寿县古城西南30公里处,有一座蓄水一亿立方米的人工大塘——安丰塘(古称芍陂),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举民兴修,至今仍在灌溉着周边13个乡镇67万亩良田,造福百姓,被誉为世界灌溉工程鼻祖。2015年被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在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作为拥有世界级和国字号品牌的旅游重镇安丰塘镇,怎样才能让外界认识安丰塘,发现安丰塘,发挥名水名胜的“聚宝盆”效应,增加群众收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016年初,安丰塘镇通过招商引资,决定以创意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和贫困户脱贫,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流转30户贫困农民80亩土地,种植不同品种、有着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绘制出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稻田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群众带来收入。今年又将稻田画增至180亩,投资150余万元,加植绘画元素,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沿安丰居委会和戈店村,一家家农家饭店、农家客栈生意都很红火。销售旅游商品和土特产的农家商店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很多游客询价选购。稻田画对用工的需求比普通农田大得多,村里有30户贫困农民在这里找到活干,实现了由脱贫向致富转变。

浙江大学农科院教授张彬说,寿县稻田画创意很好,目前宣传效果也很好,会进一步提升寿县的知名度,可新增寿县旅游10万人次,增加旅游收入3000万元。

一呼百应,按下旅游减贫“快进键”

“又有一位买家提交订单了,快看看仓库里瓜蒌子存货还够不够?”安丰塘镇苏王街道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小申这一段时间特别忙碌,随着她们的农村淘宝服务站与当地多个农业合作社合作以来,安丰塘畔优质的农副产品在网上供不应求,成了线上线下火热交易的主力军。

实施产业脱贫工程以来,安丰塘镇除了一方面结合当地“天下第一塘”的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好、种养品种优的合作社以外,另一方面还利用“互联网+”这个一个鼠标点击世界的最有效窗口,实现安丰塘农副产品“卖全国”,带动一方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随着安丰塘镇旅游业不断火热,新的产业发展业态带动了当地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也亟需更便捷、更广泛的营销平台,那么与“互联网+”联姻也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的。

小申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只是安丰塘镇农副产品网上营销的一个点,而仅仅这个点就把安丰塘畔的瓜蒌子、土鸡蛋、甲鱼等等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同时,在服务站上网选购心仪商品也成了新时尚,鼠标轻轻一点,实现了“买天下、卖天下”。

“依托古塘,打响旅游扶贫特色牌。”安丰塘镇负责人胡德宝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底,该镇尚有1102户1925人未脱贫,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安丰塘镇将继续围绕‘塘’文化,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文化发掘等多方面推进旅游减贫工作,使得安丰塘畔旅游市场一呼百应,更让古塘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

(记者 张 静 通讯员 熊文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