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多元化产业经济 让脱贫致富不是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多元化产业经济 让脱贫致富不是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8 6:38: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月29日一大早,八公山区山王镇林场村村民方万连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照看里面精心培育的盆景树栽和各种果树;然后他又去山上的养鸡场,和工人们一起为鸡舍降温。这几年,靠着多元化产业经济和村里的帮扶,方万连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可闲不下来的他,仍是每日奔波于大棚和养鸡场之间。在蔬菜大棚里,正在忙碌的方万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脱贫致富的梦想我已实现,下一步我打算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开办吃住一条龙的农家乐,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

昔日贫困,靠着帮扶在荒山上建起养鸡场

家住山王镇林场村的方万连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那时家里只有几间破草房,自己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靠着打散工为生。后来,村里看他能吃苦,人又勤快,就帮他出主意,让他办养殖场,并把村里的荒山—东山无偿租给他使用。“村里提议时,我也考虑了很久,觉得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于是,就咬咬牙找亲朋好友借了钱,在东山上建了鸡舍,办了养鸡场。”方万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最初他只在山上养了1000多只溜达鸡,主要销往周边的饭店,剩下的卖给鸡贩。后来因为销量好,他又加大了投入,达到了5000多只。“那几年,这种溜达鸡特别好卖,每月都能卖掉几百只,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天的销量都达到200多只。”方万连说道。

养鸡场盈利后,方万连把赚来的钱又全部投入到养鸡场中,用于扩建鸡舍,改善设施。后来,随着销售溜达鸡的养鸡场越来越多,他又将自家养鸡场的重心放在了蛋鸡上,投入了5000多只蛋鸡,生意也逐渐走上平稳之路。方万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办养鸡场期间,村里给予了他很多帮助,除了无偿把荒山租给他使用外,还积极帮助他申请国家有关建沼气池的资金30万元、有机肥补助10万元以及循环经济20万元,让他的养鸡场规模越来越大。

遭遇禽流感,“一无所有”后靠大棚蔬菜再次翻身

2013年对于方万连来说,是异常痛苦而无奈的一年。这一年,他的养鸡场遭遇了禽流感,18000多只鸡全部被扑杀活埋。原先赚来的钱全部亏损不说,自己还倒欠了30多万元。“当时心里真是难受极了,努力了这么久,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方万连说,即使自己当时亏损严重,也没想过去找政府要赔偿,只当自己是时运不济。

后来,村里再次找到他,鼓励他种植大棚蔬菜,这让消沉了一段时间的方万连再次看到了希望。敢打敢拼的他立即采纳了村里的建议,承包了10亩地,建起了蔬菜大棚。“为了多赚钱,我最初在大棚里种的是菜苔,这种蔬菜虽然种起来不费事,可收起来特别费时费力。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采摘,然后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既要整齐还要卖相好。”方万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那三年自己和家人真是辛苦极了,每天4点不到就要到大棚里采摘新鲜的菜苔,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左右,三餐几乎全是在大棚里解决。不过这样的辛劳也换来了高的回报,在种植菜苔的三年里,方万连的10亩蔬菜大棚每年都有10万元的纯收入。

发展多元化经济,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种植大棚蔬菜的同时,方万连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养鸡场。靠着大棚蔬菜积累的资金,方万连把养鸡场盘活了。养鸡场恢复规模生产后,方万连又把目光放在了盆景和果树上。“种菜苔实在是太累人了,从去年开始,我就在大棚里改种西瓜了。虽然效益没有菜苔好,可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些别的事!”方万连说,他发现盆景树栽前景不错,就在其中一个大棚里尝试种了不少盆景矮松,又在旁边种了板栗、车厘子、苹果等果树。如今,这些矮松和果树在他的照顾下都长势良好,虽然收益比蔬菜来的慢,可长期效益却很好。“禽流感那次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教训,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产业,要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经济,才能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所以,现在我还想在自家大棚旁发展特色经济,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开办一个能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的农家乐!”在采访结束时,方万连对未来充满憧憬。

图一:夏日炎热,方万连正在给鸡舍降温。

图二:虽然大棚里温度很高,可方万连还是每天都来照看他亲手种植的盆景爱松。

(记者 柏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