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凤台县凤凰镇酒东村村民盛祝厂的家里很是热闹,空调专卖店的安装师傅正在忙着为他安装空调,看着崭新的空调挂在墙上,盛祝厂高兴地合不拢嘴。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空调已是极其平凡的家庭必备电器,可在盛祝厂看来,这是日子一步一步走出新格局的美好开始。
当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盛祝厂家中,他刚刚带着空调安装师傅赶回来。前一天晚上,他的妻子桂华玲突然感觉胸闷气短,浑身不适,25日一大早,盛祝厂便匆忙带着妻子到县城医院,医生一检查,原来是中暑了,提心吊胆的盛祝厂这才松了一口气。夫妻俩一合计,这么多年都没能用上空调,现在有条件了,干脆为家里添一件新电器,这才有了开头喜气洋洋的一幕。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盛祝厂家中看到,盖起的二层小楼很是气派,上下共有两百多平方米,空调冰箱都一应俱全,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停在门口,油漆的红色大门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离家不远处,就是盛祝厂自己的4亩蔬菜大棚,整齐的蔬菜大棚非常显眼,掀开大棚,腾起的热浪扑面而来,让人立刻汗如雨下,而盛祝厂却毫不在意,仿佛那就是他的红火生活。
这样的日子要是放在2014年之前,盛祝厂夫妻俩是想都不敢想的。盛祝厂是酒东村家境较差的贫困户,妻子桂华玲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唯一的孩子患有精神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仅不能帮上忙,还需要夫妻两人手把手照顾。“之前俺们没有技术,啥也不懂,地里只种稻麦,但是这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淹,收成全完了。”盛祝厂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以前他们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不光一家三口要吃、穿、用,还要负担孩子看病的费用,借的债还不上,生活压力很大。
2014年,村里组织结对帮扶脱贫,看中了盛祝厂的勤快肯干,加上他之前又有多年的种植经验,盛祝厂成了重点帮扶对象,一点一点感受到了政策给他带来的惊喜变化。
在村里的帮助下,盛祝厂新盖了这栋二层小楼,地里新建了蔬菜大棚,县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时来村里培训,手把手教会他种植技术,如何正确地浇水、施肥,如何管理农作物。酒东村党支部委员李远学是盛祝厂的结对帮扶人,他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物帮扶不如教其技术,盛祝厂很能干,也珍惜这个机会,因此学得十分用心,很快就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不但还上了所有的债,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最拿手的是种早春西红柿,我种的西红柿果子大皮薄,还没有空壳,又香又甜。”盛祝厂津津有味地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道,西红柿要前一年11月份栽种,第二年3、4月份上市,前后可以卖一个月,“我种植了近两亩西红柿,亩产大概有四千斤,最高能卖到3块钱一斤,生意好的时候一上午能卖好几百斤呢。”盛祝厂说着,脸上掩饰不住笑意。
现在的盛祝厂每年仅靠种植西红柿就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加上他善于琢磨,总结经验,其它季节也没让土地闲着,“春天就种西红柿和毛豆,夏天主要种水稻和西瓜,你看,现在这个时候就要好好管理水稻,得定时放水,秋冬种大蒜,大蒜耐寒啊,可以一直种到春天……”盛祝厂说起种植知识,如数家珍。说起未来的生活,盛祝厂说道:“苦点累点都不怕,好日子是靠双手过出来的。”
图一:盛祝厂干完农活骑车回家
图二:夫妻俩因为家中新添置了电器好开心
(记者 付莉荣 焦孝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