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产业带动“有劲头” 脱贫路上“向天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产业带动“有劲头” 脱贫路上“向天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8/3 9:29: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月26日是一个高温酷暑的天气,气温高达40度,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陶善全唱着歌来到板桥肖严湖,沿着5公里的河道,给他的300只皖西大白鹅喂草,他和工人一起将一筐杂草投放到水面中,这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一群群白鹅引吭高歌、蜂拥而至。

陶善全是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上郢组的贫困户,身患二级残疾,儿子患有肾病,无法干重体力活,常年依赖药物维持,每年的医疗费需要8000多元,全家丧失劳动能力,所住的房屋破烂不堪,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扶贫攻坚战打响后,邹祠村经过精准识别,确定他家为贫困户,亟待帮扶。陪同记者采访的市粮食局扶贫工作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队入驻该村的第一天,上门了解情况,针对他家的情况,为他家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计划——采取“四带一自”模式,由企业带动陶善全家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见效快。

“现在我们家享受政府低保政策;50000元小额贷款也拿到手了,购买了300多只大白鹅鹅苗,扶贫工作人员又给我家买了50多只鹅苗,现在长势很好,除了鹅绒的收入,到冬季,每只白鹅能卖200多元,这几百只肉鹅能卖6万多元。”憨厚老实的陶善全还告诉记者,他家的新农合也由县卫计委代缴了,儿子的医疗费也享受到“351”和“180”政策。该村支部书记邹多柱告诉记者,陶善全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房子了,国家又给了他家20000元的危房补贴,用于危房改造。

中午时分,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骄阳似火,陶善全又来到肖严湖河道里,沿着河道为大白鹅投放玉米、小麦、豆饼等精饲料,寿县向天歌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也在现场对他进行指导,告知每天每只鹅投放的饲料不能超过300克。

“为我们贫困户统一提供优质鹅苗,每只都低于市场价,他们还派专人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防疫、统一销售,解决了我从购买鹅苗到卖出所有的后顾之忧。”陶善全边投放饲料边对记者说:“有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帮扶,我对今年的脱贫非常有信心。”

下午4点多,陶善全又带上工具出发了,他说,他还要下地割草,要割几百斤草,直到天黑才能回来,他要为他的大白鹅准备明天的早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