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脱贫梦想照进现实 温暖在心上开出一朵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脱贫梦想照进现实 温暖在心上开出一朵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7/27 7:04: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日前,火球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天空蓝汪汪的没有一丝云彩。行走于毛集实验区毛集镇梁庵村的小路上,背上像背着一个大火炉,不到片刻就汗流浃背。在该村良才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大棚里,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见到了正在喂养家禽的贫困户梁允成。

黑黑的皮肤、精干的身材,今年65岁的梁允成虽因生活的重压显得有些苍老,可精神却很好。面对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访,他一开始还有些腼腆,不知如何开口。可一说到如今生活的变化,他就打开了话匣子。梁允成说,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从离异后就一直在外打工,留下的3个孙子、孙女都由他们老两口照顾;小儿子患有精神障碍,不仅没有劳动能力,还常年吃药,每年都要花去几千元。家里只有一亩多的耕地,每年一季水稻、一季麦子加起来的收入也不到3000元,全家的生计就仅靠这些,生活过得很是艰苦。“去年,小儿子又因外出摔倒导致脑出血,光住院就花了两万多,这可让我们急坏了。家里没钱,就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才好不容易筹齐治疗费。”梁允成说,儿子的病虽然看好了,可自己却借了一屁股的债。

后来,村里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把他家列入了“帮扶对象”。首先就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今年安徽省实施的健康扶贫“351”、“180”政策中,村里为他家建档立卡,以后只要是在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特殊慢性病门诊及限额内门诊费用的合规费用都被纳入了政府兜底保障范围之内。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其在省内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会超过1万元;而且医药费用会采取“一站式”结算,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他们看病难的困扰。其次,村里成立了淮南市良才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聘用他们这些贫困户来种植大棚蔬菜、饲养家禽。“现在只要有活干,我每天就能拿到60元的工资,这可比自己出去找活干强多了!”梁允成说。他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村里还把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作为股份投入到合作社里,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可以拿到保底分红,“之前我们就拿到了第一笔分红235元。”

在梁允成的家里,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还见到了另一项扶贫措施—“光伏发电”。60多平方米的屋顶装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其所转化的电能不仅能供自家使用,剩余的还能卖给国家电网,这样就减轻了一部分家庭负担。“安装这些光伏设备大约需要一万多元,这些都是国家投入的,我们只需签订贷款协议,把前4年的收益用于还账,以后的收益就全归自己了。”梁允成说,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大约在25年,去除还贷的几年,自己还可以使用21年,这样一来,家庭收入就会增加一部分。“虽然我目前还未脱贫,可国家的这些扶贫政策让我们这些贫困户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更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动力,去走出困境!”采访中,梁允成充满信心地说。

在采访快结束时,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梁庵社居委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考虑到梁允成家的实际情况,目前村里已经为其一家三口(老两口加上患病的儿子)申请了低保,按照目前600元/人的标准,其一家每年可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加上社保一年6240元,养老保险每年1700多元,到明年其脱贫应该不成问题。

图为梁允成正在大棚里饲养家禽。

(记者 柏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