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是淮南市立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在接受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的一句话是:“立本生态农业,就要立足本地,优先安置当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曹颖说到做到,从2016年至今,她所在的公司先后拿出100个工作岗位,专门用于安置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7月18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位于田家庵区三和镇徐马村境内的淮南市立本生态农业园。当天,酷暑难耐,在身为园区负责人的曹颖陪同下,参观了生态园中的部分种植园、养牛场。虽说参观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但我们早已是汗流浃背。曹颖在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自己的生态园发展情况时,信心满满。在谈及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此次要采访的关于助力精准扶贫的主题时,却陡然间显得有些谦逊。她说,自己的生态农业园建在三和镇境内,招聘当地村民,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园区工作,这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小事。
曹颖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自己的生态园成立于2014年4月。在这之前,她从事过花卉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生态农业公司成立后,她便确定了以地养畜,以畜养地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私人企业。尤其是近两年来,当地政府给了公司很多政策扶持,助力公司转向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养殖、种植、旅游观光采摘三个主要产业的发展。
曹颖说,作为私人经营者,除了做好经营外,也要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她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2016年初,当她从当地政府得知全镇有贫困户242户,贫困人口372人后,便萌生了为贫困户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想法。随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曹颖特意招聘了23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到生态园上班。曹颖还针对这些贫困村民家中的实际情况,在工资结算方面采取了特殊方式,既实行一天一计算方式。这样一来,贫困村民一旦遇到家中有事,便可随时回家处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查阅公司的一份名为“2016年扶贫项目资金工资发放表”中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吴家巧,工种:养牛,出勤天数110天,每天工资标准100元,应付工资11000元;张应全,工种:养牛,出勤天数165天,每天工资标准100元,应付工资16000元;刘正好,工种:养牛,出勤天数55天,每天工资标准100元,应付工资5500元——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这一张工资发放表上看到,24名贫困村民从园区领取了数额不等的工资,总金额达10多万元。
曹颖还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公司早在今年初,就将2017年度就业扶贫计划拟订好了,今年公司计划再招聘100名贫困村民进园区工作。
曹颖最后说:“只要当地还存在贫困户,我就会尽力提供就业帮扶岗位,以此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助力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