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三带一自”模式带来新希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三带一自”模式带来新希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7/14 9:26: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创新开展产业扶贫纪实

凤台县通过采取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三带一自”模式,截至目前,全县38个贫困村实现光伏产业全覆盖,每村实现发展两项以上产业,有22个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贫困村产业达标1486户,带动贫困户1245户,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721户增收。

园区带动 扩大脱贫空间

凤台县财政投资697.5万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38个贫困村建设93个食用菌扶贫车间,其中21个已出列的贫困村,每个村建设2个;1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每个村建设3个,统一交由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使用,每个大棚每年分红1.5万元。同时,做大做强湿地树种保护基地、中山杉育苗基地、设施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县水稻场瓜蒌种植基地、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等,带动贫困户生产、优先吸纳2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户就业本年收入已达6000元,实现一户务工全家脱贫。

土地托管增加贫困户收入,县森林苗圃沿济祁高速、凤利路、凤蒙路、泥古路建成了中山杉绿色长廊扶贫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414.19亩,流转163户贫困户土地257.63亩,每亩流传费用1100元,为贫困户解决无劳动力种地问题。

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扶贫,开展贫困户水稻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订单回收、烘干、存储、销售等农业生产环节全程化服务。目前由凤台县农旺植保合作社、禾谷香农机联合社、凤禾公司共同实施。两个联合社近200个成员单位,免费为900户贫困户提供3年机插秧和统防统治服务,每亩节约成本330元,现已与635户贫困户签订了服务协议。

企业带动 享受脱贫分红

对无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利用“大户捆绑、金融撬动”贫困户带动模式,财政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从中分红,贫困户按年分红不低于投资的8%。截至目前,已通过产业扶贫项目、金融贷款带动487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养业脱贫。其中,凤台咏梅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争取扶贫资金建设育肥猪车间一栋,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每年为全乡54户贫困户每户分红不低于2000元。另外利用扶贫贷款资金200万元,在猪舍闲置屋面建设光伏电站,年收益不低于20万元全乡54户贫困户分红,加上育肥猪扶贫车间分红,实现一企业带动全乡贫困户脱贫。

大户带动 确保脱贫增收

通过大户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贫困户贷款集中建设基地、贫困户管理、种养大户代经营管理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从事、参与特色种养业。

凤台县硕乐家庭农场吸纳周边20户贫困户务工的同时,带动基地附近2户贫困户从事酥瓜种植,免费提供水、电、种苗、技术指导,帮忙销售、每户面积5至6亩,收入2万以上。

自主发展 激发脱贫动力

财政资金直补落实到户,按照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清单进行补贴,户均补贴约2000元,已拨付到户直补资金375.4万元。扶贫项目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朱马店镇立足当地羊肉汤的优势,利用扶贫项目资金为全镇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150户贫困户,每户购买4至6只羊让其饲养,每户可年产羔羊20只,育肥后出售,户均年收益万元以上。

贫困户带动贫困户从事种养业,2014年尚塘乡建档贫困户孙国辉2015年脱贫之后,他的蘑菇大棚带动村里20户贫困户就业,另外年底为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参与分红的除这20户外还有6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做好培训指导,县农委成立了产业扶贫指导帮扶小组,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产业扶贫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名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结对帮扶,指导38个贫困村,培育1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培养150名农民技术人员。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明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