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线出击 > 斑马线前礼让的是文明守护的是生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斑马线前礼让的是文明守护的是生命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6/20 10:05: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斑马线是文明线,也是生命线。机动车过斑马线时要礼让行人,这也是交通法中的明确规定。换而言之,机动车驾驶员在斑马线前,看到行人欲从斑马线过马路时,如果强行与行人争道,不礼让行人的行为是一种陋习,更是一种社会公德的缺失,同时也违反了交通法规。

而另一方面,关于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所引发的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更是举不胜举。

斑马线前,你有礼让意识吗?

对于广大驾驶员而言,依照交通法相关规定,机动车在行至斑马线前时,如果发现有行人欲过斑马线,理应减速停车,礼让行人。但在现实中,多数驾驶员很难坚持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对一些驾驶员随机采访时发现,大多数驾驶员对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意识不强。有些司机甚至坦言,在淮南开车这么多年,就没有在过斑马线时礼让行人的习惯。

沈师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在谈及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时,直言不讳地说,机动车在通过斑马线时,礼让行人的道理都懂,也知道是交通法规规定的,但平时在开车途中,为了多拉一位客人,多挣几块钱,自己很少能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有时候看到有行人要过斑马线,还鸣笛以警示,吓退行人。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又走访了一些私家车车主,结果发现,多数车主,尤其是年轻驾驶员,根本没有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意识。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被采访者大都知道机动车在通过斑马线时礼让行人,是交通法规定的,但他们在开车过程中,仍是明知故犯。

礼让行人,却遭后车恶语相向

当然,对于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有一部分司机还是有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意识。但现实中,一些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往往会遭到后车驾驶员的不理解,有时还会遭遇不友好的言行。马女士就遇到过类似的遭遇,今年5月份,马女士驾车驶至洞山中路一处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发现有几位行人欲过斑马线,于是,她便在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等候行人过斑马线,孰料,她车后方的一名出租车驾驶员,面对马女士礼让行人的行为不但不支持,反而极不友好地不间断恶意鸣笛。当行人通过斑马线后,马女士刚想加油门,不料那名出租车司机加大油门,快速靠近马女士所驾车辆,并大声呵斥马女士是神经病。马女士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诉苦道,自己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可能影响到后车的行驶,才惹恼了那名出租车司机。对于那名出租车司机的野蛮行为,马女士表示难以理解。

现场调查,多数司机与行人抢道

在淮南,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情况究竟如何呢?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街头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多数驾驶员在通过斑马线时,不能做到礼让行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洞山中路一处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前看到,从该处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很多。而在观察的半个小时内,没有一辆机动车在通过该处斑马线时,礼让行人。行人要想从该处斑马线过马路,只有等到没有车时才能过。

洞山中路是一条禁止鸣笛的严管大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只要有斑马线的路线,机动车违法鸣笛的现象就相当严重。究其原因,就是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在斑马线前方,只要发现有路人欲过斑马线,为了逼退路人,就会违法鸣笛,同时加大油门,与行人抢道。

另外,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在一些红绿灯路口,即使斑马线两边的绿灯亮起,有行人正在从斑马线依次通过时,一些右转的机动车司机依然违法鸣笛,不礼让行人。

(记者 冯登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