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创新推动律师法律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律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律师服务领域逐步拓宽,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切实为淮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已成为淮南市推动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力军。
试点“一村(社区)一律师” 公益服务撑起“保护伞”
“胡律师,你快帮我看看,这份合同规范吗?”
“胡律师,我想咨询一下办理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
近日,在田家庵区舜耕镇舜耕社区居委会,村民们围坐在胡继忠律师的身旁,向他咨询着各种法律问题。
胡继忠从今年3月担任田家庵区两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后,便深入社区考察了解社区人口、治安状况、企业运行情况等,负责起社区大大小小的涉法事务。
把律师请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服务,解决遇到的烦恼和纠纷,这是很多群众翘首期待的事。今年3月中旬,田家庵区司法局在全市率先启动“一村(社区)一律师”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安成镇、舜耕镇的29个村(社区)每个村委会(社居委)聘请了一名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深入结对村(社区),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解答、调解纠纷、合同审查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可提升村民委员会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田家庵区司法局负责同志介绍说,希望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有效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达到依法治区、依法治市进而依法治国的目的。
融入大局助力发展 勇当法治建设“生力军”
去年,我市在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团、“消费维权律师团”的基础上,组建了企业法律顾问团,为全市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法律体检、法律建议、合同公证等专业法律服务。他们为企业把脉,发现企业存在“不良症状”,进行专家会诊,对症下药地开出“法律处方”,提供法律意见,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风险提示函和法律意见书,同时建立“法律健康档案”,成为不少企业名副其实的“法律健康顾问”。
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律师经济社会建设“加速器”、法治建设“助推器”、平安维稳“稳定器”的作用,加强律师参与涉法涉诉和信访工作,组建百名律师法律服务团,通过参与市领导接访,在公、检、法等机关值班等方式,妥善处置各类复杂矛盾纠纷。“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有效减轻了政法机关的信访工作压力,律师用专业知识,疏导信访人依法信访,切实达到了化解矛盾的目的。”据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去年全市律师参与信访值班784人次,陪同各级党政领导接访83人次,共接待各类信访事项47件,其中接访群体性事件14起,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347人次。全市律师还积极担任党政机关法律顾问152家,参与起草、修改或审查规范性文件44件,参与法制宣传教育176场次,代理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调解34件。
党建引领提升素质 念好队伍管理“紧箍咒”
目前,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6家,执业律师348人。在过去一年,全市律师共办理业务5181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94件,担任政府法律顾问140家。律师队伍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市狠抓律师队伍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深入扎实开展律师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律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紧迫感和荣誉感。全市36家律师事务所单独建立党支部的12家,联合建立党支部3家,专职律师党员54人,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律师事务所的党员全部参加当地司法局的组织生活,没有党员的律师事务所派驻联络员,实现了全市律师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我市还以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为主线,稳步提升律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工作为契机,对全市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检查;完善实习律师管理制度,从严把好申请律师实习审核关,从源头上保障律师队伍素质;开展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专项活动,将律师收费标准、执业信息、监督电话等在律师事务所办公场所、市司法局官方网站、淮南律师网上进行公开,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