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分水岭”上踏出致富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分水岭”上踏出致富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4/26 9:30: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家四口人,三个精神病人。没有养鹅合作社帮扶我,我真的没办法生活,更别说脱贫了。”近日,记者在寿县三觉镇陈岗村采访时,村民江国好告诉记者,“现在,我家养了200多只大白鹅、鸭子和土鸡,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每年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加上几亩土地的收成,今年脱贫不成问题。”

寿县三觉镇陈岗村位于“江淮分水岭”上,该村是全市162个、寿县7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辖27个村民组,共1758户5127人。通过精准识别,全村共有贫困户277户618人,目前已脱贫199户496人,其中2016年脱贫108户272人,2017年拟脱贫18户40人,计划于年内实现整村出列。

江国好是三觉镇陈岗村寿县康宏白鹅专业养殖合作社大户带动脱贫的对象。该合作社由权余良等三户村民成立的,目前养殖大白鹅1000多只,年收入20多万元。他们对于脱贫对象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防疫、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销售,对帮扶户实施全程帮扶,真正的“一条龙”服务。

权月良家有三个孩子,家贫无依,大户带动后,她来到该合作社专门负责给白鹅投放饲料,每年收入3000多元。“在村里的帮扶下,介绍我就近务工,现在加上其他收入,我家已经脱贫了!”

村民马道林妻子聋哑,常年卧床,村里因户因人施策,对他这样的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积极协调人社、残联等部门,使其能够享受到大病救助、残疾补助等相关优惠政策,介绍其子到上海打工。马道林说:“我现在虽然脱贫了,但是我们不能等、靠、要,还要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该村108户贫困户全部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其中产业带动18户,产业发展7户,小型光伏发电项目10户,政府救助7户,五保供养户9户,劳务输出45户,雨露计划9户,子女供养3户。通过核算收入支出账,这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淮南市民委对口帮扶,积极协调争取资金120万元,帮助修建了后台至曹坊水泥路2900米,粉坊至陈岗水泥路1200米;争取资金20万元,实施了新庄至联合渠道硬化工程,解决了1000多名群众出行和灌溉难题;村级60千瓦光伏电站项目于2016年9月并网发电,每年可稳定增加收入6万元;济祁高速绿化带土地流转项目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5万元;两处水塘承包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6万元。村里正在平整土地,建设200亩的蔬菜大棚基地,可以解决近100户农民的脱贫问题,正在形成规模的建材市场也能让几十户村民脱贫致富。 

〖短评〗 精准帮扶主要发挥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陈岗村的做法值得学习,观念的改变、措施的得力、辛勤的劳作,外因和内因的问题都解决了,处在“分水岭”上的陈岗一定能如期脱贫,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指日可待。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