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洪沟的功能就是负责城市排涝泄洪,在我市有多条自然水系的截洪沟承担着城市排涝泄洪的重任。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截洪沟都进入地下成为暗沟。而露在地表的截洪沟,由于一些居民贪图方便,随意向截洪沟内倾倒垃圾,使得不少截洪沟成为垃圾沟。虽然政府部门多次对截洪沟内垃圾进行整治,但是仍然改变不了部分居民向截洪沟内乱扔垃圾的恶习。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对我市部分截洪沟的现状进行了走访。
截洪沟变身垃圾沟
近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龙王沟水系截洪沟上游的赵圩村,在这里,露在地面的截洪沟内布满垃圾,黑臭的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和杂物。附近居民称,这些垃圾,都是沿沟两岸的一些居民长期随意丢弃的结果。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又来到截洪沟下游的姚南村。沿淮河大坝顺着截洪沟一路向南,没走多远就看到截洪沟内设置了专门用来拦截垃圾的钢质拦截设施上,挂满了各种塑料袋和杂物。由于水流的作用,拦截设施只能挂住部分垃圾、塑料袋。
垃圾顺流入淮河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沿着截洪沟向南进入姚南村。在村内的一座桥头看到,桥北的沟岸已经被水泥硬化,虽然水泥硬化后的沟岸坡度很陡,而且比较光滑,垃圾很难堆积。但是仍然有垃圾散落在沟岸上。而就在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准备离开的时候,看见一名女子拿着两包垃圾扔进截洪沟。在桥的南面,截洪沟的岸边,也有各种垃圾散落岸边。看样子应该都是沿截洪沟的一些住户丢弃的。在这里,截洪沟作用不仅是承担城市泄洪,而且还负担着对部分村民丢弃的垃圾进行运送的功能。而垃圾运送的终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淮河。
政府多次治理一些村民仍不改
在采访过程中,就有村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截洪沟乱扔垃圾的问题长期存在,以前沟内的垃圾更多。政府为了整治环境,也采取多种措施,清理了长期堆积的垃圾,然后对部分沟岸进行硬化,在沟内设置垃圾拦截设施,以防垃圾顺水流入淮河。并且在村内设置了垃圾中转站,以方便居民生活垃圾的投放。虽然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部分村民都能定点倾倒垃圾,但是仍然有部分距离截洪沟比较近的村民,为了图方便仍然向截洪沟内倾倒垃圾。”
截洪沟内倒垃圾危害大
也许少数向截洪沟内倾倒垃圾的居民自私地认为,垃圾就近扔进截洪沟之后,就会顺水流走,既省去了到垃圾站倒垃圾的麻烦,也不影响自己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截洪沟倒垃圾的危害。在截洪沟内倾倒垃圾,垃圾就会污染水源,顺流而下流入淮河,沿河两岸甚至淮河大面积水域都会被污染,而且垃圾丢入水中难以清除,对水源造成的长久污染,难以恢复。而淮河是我市重要饮用水源,在截洪沟内倾倒垃圾实际就是在污染自己的饮用水源。
做好宣传从源头杜绝
为了保护环境和水源不被污染,政府也做了不少工作,难以杜绝的原因,无非还是部分村民意识不到乱倒垃圾的危害。任何整治,都不如从源头上杜绝。只要人人都意识到乱倒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让定点倾倒垃圾成为习惯,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截洪沟附近居民呼吁:有关部门要做好对居民的宣传,提高居民的认识,让定点倾倒垃圾成为习惯。
图一:截洪沟内被阻拦的垃圾
图二:姚南村内相关部门对截洪沟治理之后仍有村民乱扔垃圾
图三:位于赵圩村内的截洪沟上游垃圾遍布臭气熏人
(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