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线出击 > “打补丁”时竟忘了“责任补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打补丁”时竟忘了“责任补丁”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3/20 4:58: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行道破拆后遇上“马小虎”——
“打补丁”时竟忘了“责任补丁”

 

 

 

 

近日中午,淮河早报热线接到山水居小区居民来电,反映位于林场路的山水居小区北门西侧的人行道,近端时间被人挖开铺设管道,如今管道已铺设完毕,但是人行道上依然堆满杂物,行人很难正常通行。还有,在山水居公共自行车存取桩前的人行道砖,不知何时被人挖开,事后被施工单位使用表面十分坑洼的混凝土砖重新铺设,人行道砖不牢固,行人踩上去摇摇晃晃。希望淮河早报热线能够给予关注。

杂物堆满人行道  市民出行难

接电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林场路,在山水居小区北门西侧,看到该段人行道分为南北两段,靠近小区商铺的一段地势较高采用大理石铺设,与靠近林场路的人行道被绿化带分开。而靠近林场路的人行道上,安装了公共自行车存取桩,只剩下很窄的路面供行人通行。在靠近商铺的人行道上,原本大理石人行道路面,被人挖开后又重新铺设了混凝土,呈现出一个大大Z字形状占据了整个人行道。而在混凝土铺设的Z字形状周围,则堆放着原先的人行道砖和石块,看样子是保护刚铺的混凝土地面,防止行人无意踩踏。但是,这样一来,无疑就把整条人行道完全堵死,行人很难通过,只能选择绕行。

取车桩前人行道  坑坑又洼洼

在靠近林场路人行道上的公共自行车存取桩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紧邻自行车存取桩位置的三行人行道砖与原先的人行道砖完全不一样。原先的人行道砖表面十分平整,铺设十分规范。而这三行人行道砖表面十分粗糙,并且铺设得坑洼不平。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试着踩踏人行道砖,存在十分严重的松动迹象。可以看出,有人把原本是盲道的三行人行道砖拆除后,又重新马马虎虎地铺设了一层人行道砖。

城管将加强管理  清除拦路虎

鉴于这种情况,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联系了田家庵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三中队。该中队负责人到达现场后,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对于紧邻商铺的人行道破拆,我们是知情的,原因是首创水务需要安装地下供水管线和水表,所以对该地段人行道进行破拆。管道铺设完成后,首创水务施工人员采用混凝土对破拆部位进行恢复。由于担心新铺的混凝土被行人踩踏,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按照规定设置施工围栏,而是使用原先的人行道砖等杂物,对施工地段进行围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将会与施工方联系,要求其尽快把人行道上的杂物给予清除,以免对市民出行和市容造成影响。而对于公共自行车存取桩前的人行道砖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是谁进行了破拆,估计是在安装公共自行车存取桩的时候埋设线路,对人行道进行破拆后没有按照规定恢复。所以,具体情况还是要向公共自行车管理单位进行了解。”

  “小绿”管理单位  修复坑洼路

鉴于这种情况,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联系了负责公共自行车管理的淮南永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该地段人行道确实是因为安装自行车存取桩铺设线缆而开挖的,在线缆铺设完毕后,就要求施工人员对人行道进行恢复。对于山水居自行车存取点人行道砖铺设马虎,造成人行道坑洼,人行道砖歪斜等问题,我们将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3月12日上午,淮南永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再次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取得联系:“现在我们正在对山水居门前人行道进行修复,估计今天就可以完工。通过这件事之后,我们会要求我们施工部门,在以后的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对破拆的路面或人行道进行修复,决不能马虎施工给市民和城市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市政管理处表示  该问题频发

针对这种破拆市政设施施工之后,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恢复的问题,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也采访了淮南市市政管理处。该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对于一些企业需要破拆市政设施,按规定是需要市政部门批准的,但是现在就存在着部分单位一些小规模的施工,根本不通知我们。而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之后,很多都是草草恢复了事。当出现问题后,我们为了城市面貌和市民方便,就要安排人员对不合格路面进行修复。这样一来,无疑对财政资金造成了浪费。我们希望涉及地下管线的企业,在施工中能够按照规范对市政设施进行破拆,在施工后,要严格按照标准对破拆部位进行恢复,以免给市民带来不便,对城市面貌造成影响。”

记者感言

对于类似山水居小区北门人行道破拆或者破拆后恢复施工马虎的现象,在我市绝非个例。在城市地下,大量的供气、供水、供电以及各种缆线穿行,而涉及管线养护或者铺设,经常会发生需要破拆道路以及市政设施的情况。然而不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不能按照规定使用施工围栏。在施工之后,为了节约成本和工时,不能按照标准对破拆路面进行修复,导致我市补丁路、坑洼路不断出现,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市民出行和城市形象,而且还对财政资金造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加强对破拆路面的审批和监督,并且在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要求验收,这样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图一:人行道杂物妨碍行人通行

图二:公共自行车存取桩前人行道砖坑洼不平

(记者 王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