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山青水美打开致富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山青水美打开致富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2/16 9:07: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天刚蒙蒙亮,鸡鸣声唤醒了胡学田一天的忙碌,最近他的豆腐生意非常好,一车豆腐拉到市场立马就被抢购一空。胡学田住在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也叫作“中国第一豆腐村”,这个村子有150余户村民和胡学田一样,从事着磨豆腐的行业。

大泉村之所以叫做“中国第一豆腐村”,缘于这里是中国豆腐的发源地,缘于这里传承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更缘于这里的大泉、玛瑙泉等纯天然矿物质泉水浸润着每一颗大豆,滋润着每一块豆腐,这里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

然而,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在此之前,豆制品加工行业都是高耗低效的产业,农户们付出大量的劳动,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收入,在贫困线上挣扎。胡学田从事豆腐加工二十余年,却满足不了家中两个小孩上学,成为了贫困户。

脱贫攻坚以来,八公山乡党委、政府把脱贫致富的目光精准聚焦在八公山的山青水美上,聚焦在八公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上,把扶贫与旅游紧密结合。“就豆制品加工这一项,我们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据该乡扶贫工作站站长冯传军介绍,整合豆制品产业,成立合作社,统一宣传豆腐品牌,扩大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大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力度,为他们投入资金增添设备,并联系销路。今年,胡学田获得3000元的产业补贴,添置了一批机械设备,提高了豆腐产量。另外,村里又为他联系了几家大酒店,豆腐有了稳定销路,加上“第一村”豆腐的知名度不断攀升,所以胡学田的致富梦就在眼前。

旅游扶贫却不仅仅是“做一块豆腐”这么简单。“抱着这样一个金饭碗,决不能要饭。”在大泉村,记者看到了一本大泉村旅游规划。在规划里,“中国第一豆腐村”的产品主题上着力于“两大飞跃”:由豆腐到健康产业,由豆腐到文化溯源,推动豆腐村由起源地向文化胜地的转化。

单论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吸纳有限。八公山乡注重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以旅游产业为导向,建立第一、二、三产业与旅游市场之间的联动机制,将农、林、牧、副及当地企业融入旅游业中协同发展,旅游扶贫实现“扩散效应”,从而取得更大的扶贫效益。

同样位于八公山乡的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郝圩村,也在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入手,把发展旅游作为突破口,在发展经果林上下足了工夫,带动贫困户脱贫。

郝圩村党总支书记金阳介绍说,今年八公山乡整合项目资金,投入55万元,为159户贫困户每亩投入2000元,扶持他们改良品种,增加收益。投入300万元新建水果批发市场,稳定果农收益。另外,投入168万元修建“梨园观光路”和“廉颇墓旅游循环路”,优化了当地的旅游设施。

王强因其父患有重病导致家庭贫困,他告诉记者,果园的果树老化严重,急需更新换代,这笔扶贫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另外,村里又为他流转了土地,帮助他到外地学习花卉盆景、根雕技术。“输血”变为“造血”,对于即将到来的脱贫致富,王强信心满满。

单纯的旅游开发,不一定能达成扶贫的目标。目前,八公山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55人,当地党委、政府依托八公山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全力打造文化名山,正在探索一条以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作为核心目标的精准旅游扶贫的道路,把扶贫行动真正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通过深度挖掘豆腐文化、紫金石文化、军事文化,擦亮中国豆腐村、珍珠泉、梨香雪海、淮南王墓、廉颇墓等旅游名片,丰富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楚风汉韵文化特色的特色旅游功能区。在这些功能区中,贫困人口有活可干、有利可图,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用山青水美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通讯员 熊文田 记者 周莹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