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会下井,我真不知道会哪项技术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面对交谈,部分转岗分流矿工共同表达了上述的心声。笔者听后,既为他们对矿山的情结表示赞赏,更为他们在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忧虑深感企业培训的责任重大。
很多矿工长期从事井下生产工作,骤然离开熟悉的岗位肯定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症。突出表现的就是“技术饥饿症”,大家很想尽快投入到崭新的岗位中去,又担心没有技术,适应不了岗位需要,陷于矛盾和恐慌之中。因此,作为企业和社会人力资源的培训部门,首先就要在号准脉的基础上开好药方,要重点开展好精准培训,让矿工很快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消除矿工转岗过程中的技术恐慌、本领恐慌、思想恐慌。在矿工转岗分流过程中,企业都在积极为职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培训部门要主动跟进,在洽谈合作成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培训,既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培训部门开展岗前培训,也可以从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培训资源,做到矿工转岗、培训先行。
其次,要利用各级工会免费培训进矿山、进企业的契机,组织矿工多参加技能培训。尤其是适龄青工、女工、专场培训等,是矿工转型培训的难得机遇,有条件的职工也可以多参加不同类型、技能的培训,所谓艺多不压身,更好地解决好技术饥饿症和不适应症的问题,把职工的“有想法没办法”变成“有想法有办法”,更好更早地实现就业创业,开启人生事业的新征程。
总之,矿工转岗分流和安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要做好精准培训,让矿工掌握一技之长,甚至做到精一门、懂二门、会三门,精准培训到位,矿工们将不再有技术恐慌症、饥饿症,实现新的就业创业也就不会成为矿工转岗路上的“拦路虎”了。我们期待着精准培训惠及更多的转岗职工。
(胡锋)